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传媒频道: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传播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传播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
Apr 9th 2019, 00:00, by 王秋艳

摘 要:当前,地方主流新闻类APP得到了快速发展,用户增长迅速,内容、功能不断优化,用户黏性逐渐增强,主流新媒体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地方主流新闻类APP若要持续良性发展,就需要以内容作为立足之本,优化用户体验,加强传受互动,丰富盈利模式并且增强版权意识。

关键词:主流媒体;新闻;APP;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00-04

APP是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现在多指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有时也被通俗地称为移动客户端。自苹果于2008年7月推出APP Store,始创APP模式以来,APP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向移动端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我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增至6.36亿人。""73.7%的受访手机新闻客户用户每天都有使用手机新闻客户端,其中每天使用3次以上的用户达 24.0%。"[1]而传统媒体客户端在内容专业性上更具优势,发展空间巨大。

一、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优劣势及传播现状

近几年,地方主流新闻类APP发展迅速,在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部分APP已经独具特色,市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一)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优势与劣势

当前,手机新闻APP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门户类新闻APP,如搜狐、腾讯、网易新闻等,主要特点是内容丰富、用户广泛、互动活跃。内容由原创报道、授权转载和UGC(用户生成内容)组成。二是传统媒体类新闻APP,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由传统媒体开发,内容上占据优势。三是算法分发类新闻APP,如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等。此类APP是对各类媒体新闻内容进行抓取并整合于自身平台,并根据用户阅读特点和个人自定义偏好标签进行个性化推荐。地方主流新闻类APP属于传统媒体类新闻APP,是地方传统主流媒体创建的移动媒体传播平台。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从一诞生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母体传统主流媒体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并且当地政府在政策、资金上都会给予大力支持,如宁波市政府2017年对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补助金额就超过1000万元。此外,采编队伍一般是由传统主流媒体转型而来,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在经营方面,传统媒体先前与受众、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告商建立的密切联系也容易向新媒体平台转化。当然,其劣势也较为明显,短期内缺技术、缺人才、缺经验,而且盈利模式尚未成熟,仍在尝试与探索中。

(二)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传播现状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内容建设、功能提升、阅读体验、用户服务、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用户在不断攀升,传播效果日益凸显。

1.发展迅速,用户增长快

自2014年7月澎湃新闻APP正式上线以来,一大批地方主流新闻类APP接踵而至。2015年3月6日,南方都市报创建的"并读新闻"APP上线;2015年9月23日,武汉市重点打造的"九派新闻"与用户见面;2015年11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开发的移动新闻APP"上游新闻"进入市场;2016年5月4日,华西都市报实施运营的"封面新闻"APP进行试运营。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各类传统媒体在移动端传播渠道占有情况中,报纸媒体融合传播度最高,百强报纸微信公众号开通率高达100%,93%转型APP"[2]。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依托原有主流新闻媒体的品牌效应以及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方式,在短时间内用户增长迅速,影响力不断扩大。如"澎湃新闻"上线第一年,吸引100万用户,上线两年,下载量破5000万。2017年4月时,"澎湃新闻客户端下载量已超6900万,移动端日活用户超过500万"[3]。截至2018年4月底,"封面新闻"APP用户数量已突破了千万大关。2017年12月份时,"甬派"注册用户超219万,日活跃度25%至30%,2019年年初,注册用户超过300万。

2.内容、功能不断优化,用户黏性增强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上线以来,都在不断完善栏目设置,提升平台功能。用户不仅可以在平台上看新闻、听新闻,而且可以获得便捷的服务。如"杭+新闻"APP已更新至6.1.0版本,不仅及时修复了应用程序的各种bug,而且功能不断完善,提供私人订制频道,优化视频新闻和语音播报,增加各种生活服务项目等。它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目前首页设置了时政、发布、区县、城事、财经等9大频道,将有关杭州的新闻一网打尽。"杭+新闻"不仅好看,还非常实用,比如帮大家找车位、找厕所、查询天气等,甚至还有识花功能。可以说,一键登录APP,尽享各种资讯与服务。地方主流新闻类APP"资讯+服务"的运营模式大大增强了用户黏性。

3.主流新媒体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大部分采编人员来自于传统媒体,虽然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转换为互联网思维模式,但过硬的专业素养仍能够使他们发挥重要作用。在重大选题的策划与报道上,在深度新闻的挖掘上,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上,他们都有着较多经验。再加上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广泛性,地方主流新闻类APP虽然年轻,但已经能够担负起主流新媒体的引领职能,旗帜鲜明地倡导主流价值观,传播主流声音,引导主流舆论。如"甬派"新闻APP从2017年6月开始,就与纸媒、网站一起特别策划"一带一路 宁波先行——十四城纪行"的大型采访活动,特派记者行走酒泉、敦煌、伊斯坦布尔、科伦坡等国内外14座城市,综合运用图文、视频、H5动画等报道手段,立体呈现"十四城"见闻,展示"一带一路"的宁波答卷,寻找"一带一路"的宁波商机。

4.盈利模式逐渐多元化

探索盈利模式是地方主流新闻类APP一直在做的工作。随着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广告商投放广告的倾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多元化投放渠道中,数字广告成为当前广告主最为青睐的投放渠道,占比38.8%。而移动广告逐渐成为广告市场主力军,占比达21.7%,占据数字广告大壁江山。"[2]近几年,地方主流新闻类APP不断改版升级,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阅读体验,用户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逐渐增强,移动广告吸纳能力大幅提高。除了移动广告宣传服务以外,内容版权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此外,在品牌活动策划与执行、电子商务、平台流量费、平台中介提成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地方主流新闻类AP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也面临着挑战与困难,亟待解决。

(一)原创占比小,特色不够鲜明

从表面上看,地方主流新闻类APP设置了众多的频道和栏目,每天更新量为几十条到几百条不等,但原创内容比例不是特别高,少数能够达到60-70%,大多数在50%左右,有的则不足一半。其余内容或者转载自国内其它媒体,或者转载自同城其它媒体,也有一部分是用户提供。如果原创比例过低,信息的含金量就会下降,质量亦难以保证,自身特色也不易彰显。再有,APP的特色不够突出。一是表现在名牌栏目的缺乏,二是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栏目缺少或不够有亮点。

(二)文本尚未摆脱传统媒体束缚,可读性不强

当前,各地报业集团纷纷打造中央厨房,采集的新闻素材根据各渠道需求进行分发,各个渠道结合自身传播特点进行加工与包装后进行传播。然而,现实操作过程中,很多APP上的文章与报纸文章内容、形式一模一样,有的把标题稍加改动。移动媒体用户与传统媒体读者的阅读环境、阅读习惯、年龄特征均有较大差异。报纸严肃、正统的表达方式在移动媒体端会显得语言呆板、形式单一、拖沓冗长、可读性差,用户阅读时会失去耐性,最终导致用户的流失。

(三)内容结构不够合理,阅读体验不佳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每天给用户提供的信息数量较多,但是,这些信息的排列多少有些混乱。绝大多数地方主流新闻类APP都会设置一个诸如"焦点""推荐"这样的栏目,给用户推送一些重要信息,在所以栏目中信息量最大。但是这些信息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各种类型的新闻混杂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不仅难以吸引用户,而且造成阅读效率的降低。若点击其它栏目,则会发现其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慢、数量也比较少,有的栏目一天更新两三条,有的栏目几天才更新一次。内容结构的合理性对用户的阅读非常关键,分类合理、条例清晰的内容能够引导用户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反之则会造成阅读上的混乱,引起情绪上的焦虑,带来不良的阅读体验。

(四)互动贫乏、形式单一

新闻类APP相较于传统报刊而言,其互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比如能够与用户及时交流、获得用户的点赞和反馈、得到用户的爆料等。但是,大多数地方主流新闻类APP中新闻报道的评论数和点赞数较少,很多文章评论数、点赞数尚不足百,并且评论质量不高。有的是把标题复制粘贴一下,有的为"阅""好""已关注"等,有应付差事、纯粹获得积分之嫌。编辑、记者与用户交流的次数较少,往往只见用户留言,不见编辑、记者回复,并且方式较为单一。

(五)盈利模式尚未摆脱对广告的依赖

由于APP的投入与维护成本很高,因此,盈利模式的探索迫在眉睫。当前,地方主流新闻类APP中有的已经能够盈利,有的还处于赔钱赚吆喝阶段。即使已经能够盈利的,对广告收入的依赖性仍很大。如2017年,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广告宣传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85.35%。2018年下半年,"澎湃新闻"的总编辑刘永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澎湃新闻"现在主要的变现手段还是广告和版权。不难看出,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营收对广告收入的依赖性程度较高。一旦行业、企业广告投放的资金减少,则会给APP的生存带来较大影响。

(六)版权侵权多发

2017年5月,凤凰新闻APP曾从苹果商店下架,有报道称是因为版权问题被版权方投诉所致。由于地方主流新闻类APP有一部分内容是通过转载、摘编其他媒体内容而得,在不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若不经过著作权主体的同意而在作品保护期内使用他人作品的话,很容易造成侵权。侵权对象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一旦遭到诉讼,会对媒体形象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同时,由于互联网环境下复制、抄袭、改编都变得十分容易,因此,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原创内容也会经常受到侵权。

 

三、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发展对策

2017年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媒体结构调整和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媒体集团"。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地方主流新闻类APP必定大有可为。

(一)以内容作为立足之本

"内容为王"不管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都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准则。

1.提升内容质量,挖掘地方特色

首先,应精心打造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频道、栏目,并且不断完善与创新。如澎湃新闻的"问吧"已经成为一个知名频道,"杭+新闻"也重点打造了"杭+视频"和"攻城狮"等品牌栏目。地方主流新闻类APP在打造品牌栏目时一定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既要介绍地方传统文化,也要介绍本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其次,对采编环节要加大投入,提高原创比例,用质量赢取粉丝的关注。如澎湃新闻"团队中的80%都是与采编相关的人员,每年总成本的80%都花在采编或与内容相关的部分"[3]。再次,要运用大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了解用户阅读习惯、兴趣,对焦点话题、热点事件的传播进行策划。同时,可以从UGC入手,吸引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入驻平台。

2.内容贴近受众,不断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首先,编辑、记者应突破传统媒体的思维定势,了解网络文化动态,熟悉网络语言。写作内容、制作标题时多融入互联网思维,多运用一些图表、图片,照片、短视频、H5等表达手段,提高传播的形象性、生动性、互动性、贴近性。其次,应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编辑、记者以前较多地为传统媒体读者服务,他们年龄偏大。但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中有大批的年轻人,因此,在强调时政性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的话题,多举办一些年轻人乐于参与的活动。

3.打造主流新媒体,把控好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地方主流新闻类APP应提高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特别是在重大新闻报道方面。对于突发事件,报道要做到迅速、客观,还原事实真相,击破社会上的不实传言,稳定公众情绪,引导社会舆论。重视深度报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严格执行三审制,做好把关人,对重大舆情做好监测,建立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

(二)优化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增强用户黏性的重要因素。用户体验包括APP的功能是否完善、操作是否简便、界面是否美观、服务是否到位等诸多方面。

栏目清晰、分类合理。使栏目能够涵盖各个领域,探寻一种便于大众检索,又适合大众阅读兴趣的分类方法。增强信息呈现的逻辑性、结构性。

界面美观,操作流畅,功能完善。界面的设计上可以更现代化、更多样性,语言表述上可以更接地气一些,而不是把纸质报纸的内容照搬照抄。优化应用系统,解决内容加载时间过长、闪退、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精准推送,价值观引领。信息时代,用户缺的不是海量信息,而是有用信息。应在地方主流新闻类APP中不断运用新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算法运用,准确判断用户偏好、习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但是这种满足不应当只是对用户的迎合,而应该把精准推送和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

把握好时间,更新有节奏。编辑应了解用户的阅读习惯,在用户阅读高峰出现之前推送资讯,如早上坐公交、地铁上班的时间,中午休息时间,晚上也是新闻APP的阅读高峰期,这些时间都要有效利用起来。

提升服务质量,增加用户黏性。地方主流新闻类APP应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与更多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对接,实现打开一个APP,就能办多种业务、查询各种信息。

(三)加强传受互动

有效的互动不仅可以密切传受双方的关系,而且可以使其相互助长。地方主流新闻类APP的编辑一是要注重寻找用户最关注的话题,点燃参与的热情;二是要多组织一些用户感兴趣的活动,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多采用直播、问答、聊天室这样的传播方式,进行更为直接的交流。如"澎湃问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版块,内设焦点、思想、目击、法律等19个栏目,内容涉猎广泛,专家名人众多,已然建成一个知识库,可供用户不断翻阅,持续与答者互动;四是通过奖励性措施,鼓励用户的互动,如评论送积分、送好礼、获得参与活动的机会等。

(四)丰富盈利模式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接触过移动广告的手机网民占比为88.4%, 80.6%手机网民表示仅看感兴趣的广告内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广告仍是新闻类APP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继续注重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率,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此外,地方主流新闻类APP要做强内容,加强版权保护,利用出售优质内容的版权获得收入;要加强智库建设,为相关部门或企业提供服务;不断探索新媒体领域中的"新零售"模式;培养用户付费阅读习惯,对内容进行再开发、再利用,通过知识付费获取收益;和其它平台加强合作,进行利益分成;强化品牌建设,不断进行品牌延伸,以品牌的价值换取更高的回报。

(五)增强版权意识

在发展地方主流新闻类APP时,既要注重资讯数量,更要注重资讯质量,以原创作品为主,转载、摘编稿件为辅,减少侵犯版权的风险。如果编辑需要转载、摘编作品时,应该判断其是否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否在保护期内,还需要考虑是否属于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使用。如果使用在保护期内的作品,而且不属于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使用,则需要获得授权并支付报酬。尤其要注意,切不可忽视在图片、音频、视频采集上的侵权。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版权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版权意识。强化平台的审核管理机制,加强把关,防微杜渐。媒体也应通过各种方式,保护自身原创作品。

参考文献:

[1]艾媒咨询.2017-2018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60894.html,2018-03-22.

[2]艾媒咨询.2017 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全景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50347.html,2018-03-22.

[3]刘永钢.澎湃新闻:三个坚持实现跨越发展[J].网络传播,2017(3).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