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传媒频道: “网红展”,你去打卡了吗?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网红展",你去打卡了吗?
Apr 19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叶 子

  参观者在体验梵高星空艺术展上的影像艺术互动装置。
  龙 巍摄(人民图片)

  粉色气球、黄色柠檬、多彩泡沫……如今,越来越多的展览通过搭建缤纷多彩的布景,营造出丰富的超现实空间。"棉花糖与白日梦"交互艺术体验展、"独角兽与幻乐园"潮拍体验展、"爱有引力"沉浸式艺术展……人们参观、拍照并上传到社交网络,打卡这样的"网红展"已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活动。

  

  "网红展"成为时尚

  排队、看展、拍照、带上定位在社交网络账号上发一组图片,然后收获满满的点赞,圆满地结束一天。许多个周末,小蔡都是这样度过的。在北京读大学的她,热衷于打卡各种"网红展",常常会约上好友,带上单反相机,"有备而去"地参观一些展览。"这些展览场景设置得都很精致,拍出来的照片效果特别好!"小蔡说。由于经常发布参加展览的活动状态,小蔡在社交网络上还收获了一批粉丝,甚至有人私信请教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更适合看展、观看完展览需要多长时间等问题。

  已经工作的王女士偶尔也会约上好友一起逛"网红展",她的朋友圈里还有北京长楹天街一个时间主题互动大展"逾时不候"的照片。她记得,这个展览共有9个主题房间,有的房间里有一面磁带墙,有的放有时尚感十足的水晶椅子,还有的用光影打造出梦幻感。"看这样的展览不需要太多思考,只要沉浸其中,很适合拍些美丽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后还能制造聊天话题,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娱乐方式,很减压。"王女士说。

  从"棉花糖与白日梦"交互艺术体验展等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爆款,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利用网红元素设置供消费者打卡的展览,"网红展"已成为一种潮流时尚。浏览一些展览的介绍语,可以看到"网红展览""人气拍照点"等成为关键词。

  "拍照胜地"聚人气

  逛"网红展",拍照上传到社交网络是标配。可能有人注意到这一变化:以往,人们去博物馆、美术馆等参观展览,往往会看见诸如"请勿拍照""请勿录像""禁止触摸"等标语;如今,越来越多的展览不仅取消"禁止拍照"等,更在布展时为人们拍照而精心设置,这些展览通过参观者上传到社交网络实现了所谓的"口碑传播"。

  与传统的美术馆、博物馆展览更加注重给参观者以美的启迪和人生思考不同,"网红展"更像是单纯地提供娱乐场所和消费空间,它采用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形式,打造出有美感的空间,给观众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因此,"网红展"与其说是一场常规意义上的展览,更像是"拍照胜地"。

  这种适合拍照的"网红照展览",也叫"快闪展",在国外早已出现,红遍全球的"冰淇淋博物馆"便是一例。文艺工作者苏薇认为,"网红展"最大的不同在于展品,它打破了传统展览以文物为主角、以历史脉络为策展思路的惯例,某种程度上是消费主义的产物。

  在上海时尚行业工作的小朱逛过不少"网红展"。她认为一些品牌举办的"快闪展",为了展示品牌崇尚年轻、自由的价值观,给参观者设置拍照录像、体验产品的机会不失为一种好的营销方法。不过,一些展览缺乏设计理念,"为了拍照而拍照",流于形式,意义不大。

  助推文化消费热

  虽然"网红展"的深层意义遭到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迎合了年轻一代的娱乐和社交需求,因此受到热捧。

  一方面,展览的外延正在发生变化。"网红展"的参与门槛较低,又具备很强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参观者的体验在提升。某种程度上,"网红展"的走红影响了传统美术馆、博物馆的运营思维。如今,更多的艺术展览致力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讲好文物和展品背后的故事。

  另一方面,展览的社交属性在增强。许多人认为,现场看展览有一种仪式感,拍照上传社交网络是向朋友展示"我在看展览"的身份标签,或是留住"我和朋友一起看展览"的美好回忆。上海理工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教师杨柳说,"网红展"更容易与参观者建立共同的传播语境,参观者体验的过程也是与展示者共同建构传播意义的过程。

  "网红展"常在商业中心举办,除了售票带来的可观收入之外,还能吸引大量人流,带动文创产品和周边商业的发展。有人认为,随着文化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细化,"商业的归商业、学术的归学术"将是"网红展"的发展方向,流量型"网红展"将存在于商业空间。

  更重要的是,"网红展"热体现了文化消费热。苏薇认为,这说明更多人想要接触艺术,有利于艺术的普及和教育,可能会让一些人对艺术真正产生兴趣。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