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传媒频道: 回归价值本质,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回归价值本质,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Apr 10th 2019, 00:00, by 王金团

核心阅读

片面地以经济效益来考核出版单位的业绩,极大地影响了从业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创新力和原创性的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纠偏,回归出版本质,重塑出版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发力,提质减量增效,发扬工匠精神,多出好书,从以市场为中心过渡到以价值为中心,实现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为出版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要加强内容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出版管理,着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出版业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而高质量发展则是新时代出版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核心要素,是我国出版业今后发展的基本遵循和根本着力点。

回归出版价值本质,推动出版质量变革

质量是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出版业的立身之本,也是融媒体时代出版业的最大优势所在。而出版的本质是传播知识、传递信息、传承文化,尽管历史上出版物的载体形式发生了多次变化,但其本质从未改变。片面地以经济效益来考核出版单位的业绩,也极大地影响了从业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创新力和原创性的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纠偏,回归出版本质,重塑出版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发力,提质减量增效,发扬工匠精神,多出好书,从以市场为中心过渡到以价值为中心,实现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近三四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对出版高质量发展加以引导,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控制与扭转,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双效统一。这几年国家对出版工作社会效益的重视程度一再提升。2015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文化企业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服从社会价值,越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着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2018年年底,中宣部正式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主要从出版质量、文化和社会影响、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等4个方面进行考核。图书出版单位绩效考核为综合性考核,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占比权重在50%以上。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减量提质增效。据中国版本图书馆CIP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各出版单位共申报各类图书选题277983种(包括初版、再版、影印版和部分重印图书选题,一个ISBN号计为一种选题),比2017年同期(307241种)减少29258种,同比下降9.52%。2019年,继续坚持宏观调控、压缩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在近年总量基础上稳中有控。

高质量发展环境,倒逼出版社不得不转变以品种扩张带动规模增长的粗放式策略,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提高选题质量和层次,杜绝平庸出版,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文化精品,优化市场结构,实行供给侧改革,提高单品的出版质量和市场份额。

出版物质量管理工作专项化、常态化。国家出版管理机构连续多年开展图书质量管理专项工作和出版产品"3·15"质检活动,已经成为一项专项化、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每年都对上一年度出版的图书进行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制质量检查,同时加大对引进版、公版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的检查力度,分出版单位自查、省级出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检查、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抽查3个层面开展。质检结果将运用于多方面:首先,质量不合格图书,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别接受行政处罚、全部收回不合格图书、不得参加当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撤销相关类别图书出版资质等惩处;其次,质检结果在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再次,不合格图书名单将在媒体上通报。可以说,质量检查已成为出版单位和从业者头上悬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法不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多年常态化的质量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版同质化、编校质量低劣等突出问题,推动了出版单位提质增效、打造出更多精品力作,促进了全行业的质量意识和图书出版整体水平提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出版变革。有业界人士认为,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不是"三去"而是"补短板",出版业既有结构性过剩,也有结构性短缺,所以"补短板"的任务很重。实现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优质的出版服务,是通过调结构补出版业发展的短板实现的。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增强创新能力,健全现代出版产业体系与市场体系,推动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告别数量扩张性发展,通过质的大幅提升来带动量的大幅增长,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四大路径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

出版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出版管理者统一目标、统一理念,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驱动创新、内生发展,健全制度、人才到位,加强管理、狠抓落实,并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提升。笔者根据所在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结合行业观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大路径,逐步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做好出版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牢记出版的政治使命和文化担当,坚守出版的本质,守正创新。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严守政治纪律和出版纪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多出优秀作品放在第一位,把好出版端口。

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贯彻落实执行。出版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就是要保证出版物的质量。首先要有完备的制度加以保障,要有一套坚持质量优先、质量第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包括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制度、责编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责任设计编辑制度和设计方案三级审核制度、印刷质量标准和《委托书》制度、印前检查和样书检查制度、书稿档案管理制度,以及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等,同时还要有狠抓落实、责任追究、奖罚并举的具体配套举措,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和装帧质量。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融合发展。紧紧围绕挺拔出版主业这个核心,把主业做强做优;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库存,提高产品的效益和质量。融合发展、数字出版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已成为行业共识。不断探索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创新内容生产和知识信息服务,利用平台延伸产业链,赋能出版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机制,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最关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出版社长期发展的基本保证。由于出版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出版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准、专业素质、文化素养、文字功底。因此,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引进、考核机制,激发释放编辑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施人才战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培养一批脚力强健、眼力锐利、脑力强大、笔力强劲的名牌编辑,构建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福建人民出版社)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