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万事万物皆可连接 Apr 10th 2019, 00:00, by 彭德倩 "叶老师,我特别认同你刚才说的,即使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从业者也不需要写代码,需要的是专注做内容"…… 昨天下午,本市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重点项目——"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在复旦大学开讲,人民网总裁叶蓁蓁首次"开课"。来自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外和上大等六所高校350余名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参加。在互动环节,学生提问锐利,台上台下热烈交流。 "全媒体"标识当下发展方向 "媒体有公益属性和市场属性等多重特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实现其功能",叶蓁蓁开宗明义。在他看来,当前"全媒体"概念,涵盖的不仅是一种产业形态,更是一种社会形态,指向一种通过媒体将万事万物连接起来的全新时代认知背景;"融合发展"是各媒体平台顺应时代要求而发展的一种路径;"融媒体"则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和工作模式。三者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标识着当下媒体发展的方向。 复旦大学研一学生袁超颖印象深刻的是,在课上,叶老师说起了边界消融。千百年前,名城有长安、洛阳,谁知深圳、上海,即使在现代中国城市格局整体稳定的今天,贵阳依然凭借打造大数据产业,获得了自身的可观成长。 "凝聚创新人才的能力,决定城市未来发展。"叶蓁蓁话锋一转,他说,全媒体大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也需要突破传统窠臼,例如不应盲目追求覆盖所有分工的全链条,不妨探索如何在新兴平台中找到自己可以做的,深度分析并将自身优势环节嵌入进去,进而成为效率更高的新传播链的关键把控者。 "老师说的'回归内容',是我一直思考的事,现在更有信心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焦文宾说,新技术带来新的传播路径,但核心还是内容,与十年前的做内容相比,如今做内容也有螺旋式上升的要求。 系列讲座尝试德育新模式 据悉,即日起推出的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内容紧扣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结合新中国成立70年、上海解放70年以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新作为;结合上海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举措、新进展,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业界专家及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等授课讲座。 举办国情教育系列讲座,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抓手,可以帮助新闻学院学生全面了解现实国情、党情、世情和市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培养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试点基础上,去年上海首次推出"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覆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和上海媒体青年业务骨干2400多人次。 此次推出第二期"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首次将参与范围扩大至本市6所部校共建高校。这是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的一次尝试,也是创新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新探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