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吴素环在中国盲文图书馆桐庐县支馆为视障人士解说电影《可可西里》。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层层叠叠的角峰屹立在阿尔金山,雄浑、冷峻,山脚的白雪皑皑,像一大片盛开的雪莲花簇拥着这块原始的高地。"电影《可可西里》放映到无对白的镜头时,65岁的吴素环对着正在"看"电影的盲人朋友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着镜头里的场景。
让盲人更好地"看见"电影
自从2015年吴素环成为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位无障碍电影讲解员,下半身瘫痪的她,戴着老花镜、窝在床上、对着一台用了五年的笔记本电脑,查了无数资料,做了无数尝试。
又到一次电影放映的日子。吴素环坐在放映室靠近屏幕的一个角落,右手握着话筒、左手撑在下方,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播放过程中,保持住话筒不摇晃。在微弱的台灯灯光下,她时而抑扬顿挫地读着解说稿,时而抬起头看看放映屏幕。
4月11日,视障人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桐庐县支馆聆听吴素环解说电影《可可西里》。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您讲到巡山队员刘栋被流沙吞没的那一段,我心都揪起来了,眼泪也不知不觉掉下来了。""您讲到巡山队淌过冰河,追击盗猎份子时我也跟着紧张,手心都冒汗了,您看现在手心还是潮湿的。"电影放映结束,不少"看"完电影的盲人都主动和吴素环交流感受。
今年32岁的宋林娟是一家盲人推拿店的按摩师,她说以前上学时学校组织"看"过电影,没人讲解,就是"听"电影,往往不明白"剧情",因为没有对白的画面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吴姐讲解的电影有很多细节讲述,比如离别、上车这些画面,我们看不到,但她讲解后我就很清楚了。"
做电影讲解员,找到新目标
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热心帮助别人的人,自己也是需要帮助的人?
吴素环从小走路容易摔跤,15岁时被确诊为渐行性肌营养不良,辗转求医无果病情一天天恶化,年轻时尚能撑着助行器行走,40岁时她双腿再也无法直立,只能时刻与轮椅为伴,如今她的双手也慢慢变得无力,常常会不自主地颤抖。
原本老伴陈洪明每天都会背着吴素环出门走走,但后来陈洪明做过两次支气管手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无法再背起吴素环。有两三年的时间吴素环只能待在家里,每天或坐在床边写诗歌记录自己的心情,或趴在窗边看不远处的小山四季变化。
"我其实特别想出去走走看看,晒晒太阳。"2015年的一天,桐庐扶手文化助残公益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吴素环的家中,帮她实现了这个小愿望,几位志愿者带着她走出家门,在富春江边、桐君山下感受到久违的大自然。
"吴姐,您的文字功底好,可以试试看无障碍电影讲解员,让盲人朋友也能'看'电影。"助残公益服务队队长江涛的一个提议,让吴素环找到了新的目标,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4月11日,吴素环在中国盲文图书馆桐庐县支馆修改电影《可可西里》的解说稿。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吴素环写的第一部电影讲解稿是《1942》,第一次尝试写解说稿她又兴奋又紧张,一个多月在家里反复揣摩电影里的各种细节,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不能只是信口开河地随便说说讲讲,要给盲人提供准确的信息。"
而最近讲解的电影《可可西里》,吴素环花费了更多心思。前前后后看了30多遍电影,讲稿改了无数次,每天还要在家练习读四五次解说词,与电影对照看时间是否掐得准,不能和影片中主人公的对白冲突。"考虑到盲人的知识水平差距比较大,我尽量都是用很口语的文字,能帮助他们理解电影,让他们'看'进去。"
疾病从未抹去生活的色彩
吴素环一直以专业讲解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讲解中,她几乎不怎么喝水,实在口干舌燥时就抿一小口润润,立刻盯着屏幕和讲稿。她说喝水一是耽误时间,怕影响讲解节奏,二是万一要上洗手间电影暂停,会影响观影体验。
令许多人难忘的,还有吴素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去电影放映室前,吴素环总会拉着老伴陈洪明在家捯饬一番,挑选与服装搭配的帽子、鞋子,画上淡淡的口红和眉毛,"你看今天我还精神吧?"
4月11日,在桐庐县桐君街道,老伴陈洪明推着吴素环下楼前往中国盲文图书馆桐庐县支馆为视障人士解说电影《可可西里》。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江涛回忆第一次去吴素环家,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陈洪明和吴素环互相看彼此的眼神,尽管是两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但眼睛里的爱意就像初恋般甜蜜。
吴素环的诗歌许多都是写给老伴的,"三十五载你痴痴地围着我转,你傻傻默默的,垦荒牛一样的厚道……"这首写在结婚35周年纪念日的诗,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这位电影讲解员身上,疾病从未真正抹去生活的色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