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传媒频道: 拿版权做生意没错 但"版权碰瓷"得靠法律规制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拿版权做生意没错 但"版权碰瓷"得靠法律规制
Apr 15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视觉中国风波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面对版权保护的新挑战,相关法律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近日,因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纳入自家版权图库,中国最大的版权图片交易平台视觉中国引发"众怒"。随后,自媒体、企业等争相声讨视觉中国,视觉中国被勒令暂停整改,天津市网信办成立工作督导组进驻……一张"黑洞"照片将视觉中国拖入了舆论的"黑洞"。

不仅视觉中国,东方IC、全景网络等国内图片公司也无一例外地成了新闻的"焦点"。

如今,在舆论渐冷之时,不妨说点不一样的话。

图片背后凝聚着摄影师的劳动

视觉中国的行为,确有涉嫌违法之处。据悉,视觉中国对他们一些声称占有版权的图片,压根拿不出版权证明,只能是唬到一个是一个。把不是自己版权的图片,拿去做碰瓷式的诉讼,涉嫌欺诈等行为。当然,上传图片的摄影师,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是,对视觉中国的批评也有很多误解,甚至暴露出中国人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认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建筑的拥有者、商标的拥有者,乃至肖像的拥有者,并非一定拥有相关图片的版权,这里面有摄影师的创造性劳动。

做自媒体自然需要图,所以,这一波舆论其中的利益博弈,基本上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写字的"vs"拍图的"。拍图的摄影师花费的劳动与智慧,未必比做自媒体写字来得更加容易。

一个摄影师在1月份的北京,早上6点起来,带着10公斤的三脚架、相机等设备,到故宫护城河外面等候几小时,就为了捕捉到朝阳初升时的第一缕阳光。然后,回来还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精修图片。而在此之前,他可能已经连续数个清晨早早地起床,围着故宫走上无数圈,就为了选择一个最佳拍摄地。这种照片该得到多少收入?

摄影师为这些图片花费的精力、甚至成本,未必比自媒体人写一篇文章少,这样的图片该不该得到合理的报酬呢?

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一篇文章数万打赏的例子屡见不鲜,但图片呢?他们还缺乏对等的例子。某种程度上,这证明了中国的图片相关保护是不足的。

被侵权之后,摄影师无法一张一张地去维权,某种程度上,视觉中国起到了这个作用。如今,很多人在找图的时候,都会注意到版权问题,而这个现象在以前不存在——这就是视觉中国、东方IC等图片公司带来的改变,虽然有些时候它们的做法也存在严重的法律问题。

拿版权做生意没什么不对

实际上,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知识产权流氓"是一个常态。

撇开那些视觉中国没有版权却主张自己有版权的例子不谈,在视觉中国的确拥有版权的背景下,很多人指控视觉中国,会用上这样的句式:"尊重版权,但版权拿来做生意不对,用维权来做盈利模式不对,流氓式维权不对。"这种句式,以及这背后的观点,恰好是错的,暴露了国人知识产权常识的匮乏。

版权、专利,就是拿来做生意的,仅仅作为价值观的知识产权毫无意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目的在于促进创新,但着手点却在保护利益。据说美国专利局大门上刻着林肯的话:"专利就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所以,把知识产权维权作为盈利模式,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常态,也是合理的。

但是,与传统的知识产权争议不同,商业软件、图片、字体类的知识产权维权的特殊模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比如,涉及图片争议,目前很多图片社广泛搜罗无主图片后加上自家水印,然后将上述图在全网大量地以无水印的方式提供,公众通过搜索引擎即可获得,然后图片社以此来进行诉讼。

此番,网友声讨的就是这种"版权碰瓷"的模式。然而,从法条上来说,权属的举证责任倒置给了被图片社起诉的被告,这某种程度上使得图片社的这种模式屡试不爽。

由于这种现象实际上伤害到创新,而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正是促进创新,所以,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发展来说,这种现象的确需要改进。但在法律改变之前,图片公司"以打促买"的这类行为并不违法。

因此,视觉中国风波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面对版权保护的新挑战,相关法律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如此,黑洞照片才不会成为版权"黑洞"。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