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廊坊市委书记在《廊坊都市报》上5次作出批示。《廊坊都市报》采编团队认为,市委书记的评价是对其舆论引导能力的肯定,展现出了报纸的影响力。
浓墨重彩报大事
几年来,《廊坊都市报》坚持"小报大办",坚持"时政就是最大的民生",始终注重担当主流媒体责任,站位全局,谋划报道好中央、河北省和廊坊区域大事。
精心报道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廊坊由于区位独特,成为河北推进这一战略的"桥头堡"。特别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建设,被廊坊市委、市政府认为是推进协同发展的三大历史性机遇,《廊坊都市报》顺势而为,不仅对涉及此类的新华社稿件进行浓墨重彩刊发,还推出《周边动态》图文版,把京津冀三地推进协同发展的进展展示给各级干部群众,比如潮白河大桥建设、新机场首机试飞、白洋淀水系生态治理,以及廊坊的交通对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等,增强了全市上下在协同发展中奋发作为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生动展现"廊坊盛事"。每年的"5·18"河北经济贸易洽谈会是廊坊重要的展会之一,也是河北对外开放的"窗口",每年盛会来临,《廊坊都市报》都全力以赴进行报道。2018年展会期间,《廊坊都市报》推出《"5·18",牵手廊坊18年》《化蝶,"5·18"的革命性效应》《今年"5·18"有啥不一样?》等重要稿件,展示了廊坊盛会风貌,收获了读者的赞许之声。
围绕创城抓典型
廊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历尽奋斗曲折,市委书记冯韶慧专门就此著文《廊坊人心中有个梦》。《廊坊都市报》除按市创城办要求全方位做好相关报道,还推出创城特刊——《廊坊在创城大道上收获幸福》,从部署、民意、创建、情怀、活动、幸福、誓言、参与、文化等方面集中报道廊坊的创建成果,创造了都市报的一个经典。
同时,《廊坊都市报》还注重发现、挖掘先进典型,生动讲述"廊坊故事"。拾到18万元巨款,深夜奔波寻失主,帮一对相依为命的农村父子找回"救命钱"的出租车司机闫长河;两小时手刨垃圾帮市民找回两万元现金的环卫工常胜云;8年往返千余次,免费搭载因患尿毒症双目失明乘客就医的霸州爱心司机贾兵兵、刘佳伟……这些典型经《廊坊都市报》报道后,相继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采访、播发。
创城报道中,《廊坊都市报》一直关注公益事业,连续报道廊坊志愿者公益组织"远山行"的助学活动。此前,冯韶慧就《廊坊都市报》报道《"远山行"再赴承德助学 累计资助贫困学子611人次》作出批示:"我市的志愿者组织建设要打出几个品牌……要注意发现这类群体,并积极支持褒奖他们,在全社会形成志愿风尚。"
联系民生做服务
几年来,《廊坊都市报》积极担当主流媒体责任,增强实用惠民功能,真正做到上连党委、政府,下接百姓。长期与市长专线办公室合作开办《市长专线》栏目,有力发挥了推进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之责,架起党群政群"连心桥",为市民群众解决了很多忧心事。《廊坊都市报》还与市交警支队合作开办了《畅通廊坊 交警在行动》栏目,有力推动了廊坊道路交通环境的好转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此外,还开设了服务板块,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市民群众提供资讯服务,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报无精品无品位,人无精品无地位。几年来,《廊坊都市报》编辑部在采编人员中树立精品意识,提前谋划,精雕细琢,可以说,靠作品打造出了地方媒体的品牌影响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