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传媒频道: 北京日报:为何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络上"隐形"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北京日报:为何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络上"隐形"
Apr 10th 2019, 00:00, by 黄少华

近日,新浪微博上线一项新功能:仅半年内微博可见。如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刚上线时一样,此举也引发了广泛热议,不少网友感叹,朋友圈不能"挖坟"了,微博也不能随便"考古"了。

限时可见的功能看似简单,实则是不小的转变。近10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充分满足了人们"晒"的表达欲与互动欲,逐步成为网民表达情感、分享意见、展开互动、获得社会支持的开放平台。然而,正当人们习惯并享受其中时,社交媒体却纷纷"转向",推出限时可见功能,削弱广受青睐的网络社交便利性和开放性。更让人疑惑的是,大众对这样的功能接受度还很高,据统计,有超过1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这种看起来自相矛盾的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地说,这反映了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蕴含着三重内在的张力。

第一重是自由和安全之间的张力。向往远方的自由是人性的一个重要需求,这一点从"生活在别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备受追捧就可见一斑。早期的社交媒体,因其连接和开放特征,为网民提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通向远方的道路,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自由的自我呈现舞台,因此极大地扩展了社交范围,促进了人们在陌生人面前的自我展示。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极速扩张,好友和粉丝数量不断增长,陌生感、未知感或多或少地在侵蚀安全度,导致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行为开始有了各种无形的压力。而且好友的数量越多,这种压力也越大,一旦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需要字斟句酌、小心谨慎,自我呈现的乐趣也就开始消失,甚至变得索然无味。

第二重是即时表达和现实约束之间的张力。社交媒体的兴起,使远距离即时对话成为可能。相同的兴趣爱好能够使陌生人聚在一起,展开即时多边互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无论是观点的表达、意见的交流,还是形象的展示、情感的分享,大家起初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此时此刻所感所想的即兴表达。它可能是平和的、客观的、理性的、积极的,也可能是悲情的、戏谑的、冲动的、暴力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表达者都会有一种解放和放松的感受。然而,当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实用性越来越强,社交媒体就越来越像是另一个现实世界,人们开始习惯用现实生活中的规则来进行自我审查和自我约束,思考什么该表达什么不该表达。久而久之,最初的那种愉悦感开始消失,自我呈现的欲望也随之降低。

第三重是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张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现实世界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分离的状态,把自我从私人空间扩展到网络公共空间。在这个交织的世界中,人们可以在保留私人空间的同时,与他人在公共空间互动,自由地探索自我的不同侧面,这种自我呈现常常是多元、不确定和流动的。然而,随着大数据、搜索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越来越变成一个透明的公共空间甚至"超级全景监狱",不仅使每个人全方位可见,没了隐私可言,更滋生了大量的隐形观众。这种情景很容易让人产生始终处于被观看的恐惧,从而丧失自我表达的欲望。

想要展现自己的生活,但又不希望自己的"碎碎念"永远可以被别人看到,正是三重张力的具体后果。微信和微博先后推出限时可见功能,主观上是为了平衡这样的张力,应对打开率下滑的压力,但其实际效果如何显然有待检验。如果说在社交媒体发展早期,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社交生活,那么在网络与现实日益交织融合的今天,网络社交生态正越来越被现实世界的规则和需求所重塑。

(作者系宁波大学教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