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传媒频道: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Apr 9th 2019, 00:00, by 张衍华 汪 伦 高珂欣

摘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新的形势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层出不穷,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思考。文章通过总结我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发展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主要做法,就如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如何同各种新技术、新媒体结合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电视;天气;节目;发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00-02

国外发达国家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起步较早, 20世纪50年代,美国"天气女孩"即在电视影屏出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首次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报天气预报,最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逐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公众需求的提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也出现了许多技术瓶颈和不能满足各种需求的问题,节目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我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图文配音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电视用户的迅速迅速增加,电视已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我国也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报天气预报。但受制于设备、人员的限制,播出方式简单、机械,采用图表加字幕、配音的方式。播出范围开始只有8个省会城市,之后才逐步扩大至全国各省会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在省会及以下城市电视台尚无开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二)主持解说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天气预报讲解人(主持人)开始走上荧屏,逐步改变了新闻播报的方式,并成为在新闻联播之后一档独立的节目,与之伴生的就是"气象先生"、"气象小姐"的诞生。节目内容还是比较简单,基本是天气预报和简单的天气形式分析。此阶段,省会城市陆续开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部分地级城市也开始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但由于缺乏制作装备和专业主持人才,一般是采用虚拟合成的方式制作节目。

(三)内容扩展阶段

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视天气预报不再满足于晴天还是下雨,而是需要了解风、温、湿、压等多个气象要素。从央视到各地方台,陆续都推出《天气·资讯》节目,或是在节目中增加相关内容,电视气象节目带入一个崭新阶段。节目内容逐渐融入了一些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如旅游、健身、医疗、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气象适宜指数等。

(四)专业频道阶段

2006年,为满足政府、部门、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中国气象频道应运而生,电视天气预报由一个栏目变成一个专业性频道,并迅速在全国落地。频道全天候提供权威、实用、细分的各类气象信息,加密播出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现场气象信息,现场报道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应急救援信息,及时播发指导意见和科普宣传知识,斩断迷信和谣言传播渠道。频道在各省会城市成立了记者站,在市、县级设立了通讯员或兼职通讯员若干,为频道提供第一手资料、现场新闻或新闻素材。

二、我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重要作用及面临的瓶颈

(一)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科技型、公益性服务项目。除中国气象频道全天播出天气预报节目外,各地综艺频道也在固定时间播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灾害性天气预警。天气预报节目一般都由当地气象部门制作完成,然后传送至各级电视台播出。播出时间一般在早间和晚间,出现重要天气预警或重大气象灾害时要随时插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覆盖面、播出密度和信息量的增加,更好地满足了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各种需求,人们与天气预报及其相关相关气象知识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了解天气、应用天气成了一种不由自主的生活习惯。

在2010年以前,我国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不论是在中央级,省级还是市级、县级电视台,都排在各个栏目的前列。据查阅相关资料,2009年仅中央一套天气预报节目的受众每天就达2亿人次,仅北京市一个画面广告费用就达1000多万。说明当时天气预报节目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非常显著。气象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二)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面临的瓶颈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视气象节目遇到了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在新时代、新时期,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无所不在、无微不在"势必成为新的节目标杆。在服务产品内涵上,要求时空的精准化、科学化;在节目制作上,要艺术化、人性化;在推送手段上要求多样化、便利化;在节目效果上要求实用性、互动性等等。

三、欧美发达国家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特点

欧美发达国家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起步早、起点高,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实时性高。广泛采用先进的采集、接收、传输、处理设备,节目的时效性极高,电视天气预报播放的一般是1小时之内的图形图像。二是信息量大。除常规的天气预报信息外,雷达图、卫星云图、地面实况分布、高空实况分布、高空流场、地面场等都在天气报告的电视节目中播出。观众由于长期观看,一般均能明白和接受,不但知道其然,而且知道所以然。 三是科学性强。所提供的监测信息,加工出的产品均是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和最新技术手段完成,受人为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在观众中的可信度极高。 四是画面质量高。紧跟先进图画制作技术,画面品质高,表达美观、形象、生动。 五是聘用专家型主持人。气象节目主持人既具有较高的节目主持素养,还要具备较高的气象专业知识,主持人讲的明白、真切,观众也听得明白、信任。 六是开辟专业频道。播报国内外各地的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天气灾害、气象景观、气象科技、气象课堂等。

四、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发展的思考

(一)打造节目品牌

打造主持人品牌。气象节目主持人既要有专业化的影视节目主持知识,又要具备深厚的气象科技及相关知识,塑造独特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形象[1]。打造节目品牌。天气预报节目内容不同于其他节目,要挖掘其背后强大的科技支撑,要挖掘其涉及的广阔空间,要紧密结合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自身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靠其强烈科技性、专业性、求实性和使用性吸引受众和群体,发挥其最大化效益,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商标印象[2]。

(二)制定节目发展规划

天气与太空内外、国内国外、不同地域、各行各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影响范围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天气科学既古老又年轻,古老天气科学可以追溯到远古,现代天气科学还有许多未知正等待探索;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天气等科技类节目的需求也呈加快增长趋势。天气预报节目的着眼点、切入点很多,其内涵与外延更是十分广泛,其发展前途不可限量。但要真正做大做强节目也非一朝一夕、轻而易举。既要制定好短、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预期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又要敢于和善于摒弃落后的理念和模式,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引入市场要素,大力培养、吸引各类人才,全面吸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三)广泛应用现代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各种新要求也就不可避免,节目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接收方式会多种多样,会出现定制化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甚至能够实现远程的互动性。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节目运行各环节必须主动对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甚至更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注重与各种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畅通传播者与接受者交流、沟通的渠道,以问题为导向,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最大化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让社会公众随时随地享受天气预报节目带来的享受和便利[3]。

参考文献:

[1]张秀静.谈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7(1):127-128.

[2]连江帆.电视气象节目中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平衡[A].气象影视技术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3]刘新莹,王润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创新思考[J].河南科技,2014(1):191-192.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