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变革,让新的事物不断诞生,传统的事物不断进化。随着IPv6的应用,我们将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下一代互联网的媒体深度融合即将到来。在这个时代,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信息传播融合才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框架和新未来。在此过程中,智媒体必将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阶段。
人机协同是媒体融合的新趋势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人工智能被提到中央政治局学习研究的高度,可见其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而人工智能应用到信息领域,将会推动传播出现巨大变化。
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智能手机成为人们交流、沟通、分享的主要媒介和渠道。可以肯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也必将是主要媒介。在AI的支撑下,信息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特征更加明显。大势不可逆转,专业的内容生产商必须把握这个特征,才能找准融合转型的方向。
从融媒体到智媒体是大势所趋。与上述三化趋势相对应,媒体融合发展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三个段落,从全媒体到融媒体到智媒体。全媒体是刚刚开始媒体融合阶段时追求媒介形式的全,种类多,品种齐全,是物理的反应,相加;融媒体是我现在在推进的,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各种要素、各种资源的重新组合重新嫁接,努力形成合力。但从未来来看,应该是从基因进化角度推进融合,也就是智媒体,让信息传播跟人工智能相融合,最终实现传播的蝶变。
人机协同将成为时代潮流。当前,AI在工业、医疗、建筑等各个领域成为人的得力助手。信息传播领域也不例外,在未来,让人做人擅长的事,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事,人机协同将成为潮流。从媒体领域来讲,媒体人的专业主义优势和AI的高效智能生产将会更为完美地结合。
封面新闻:开启智媒体探索
封面新闻从2015年开始筹划,在2016年5月4日上线时,就确立了长远发展的愿景,即引领人工智能时代泛内容生产平台。由此,封面新闻把AI+媒体的融合作为方向,把建设智媒体作为发展目标,不遗余力进行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小封"机器人进军机器写作。从2016年12月"小封"机器人发出首条稿件到至今,经过两年的发展,"小封"每个月的写稿量达到了近5000多条。2018年世界杯期间,一共写作642条。腾讯、今日头条、新华社、微软、百度、第一财经开发的机器人一样,封面新闻开发"小封"机器人的日趋成熟,被学界专家并称为国内主流的七大机器写作工具之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封面新闻的机器学习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
"封巢"系统开启人机协同生产。2017年10月,由封面新闻自主研发的封巢系统上线。这是基于人工智能重构线索发现、写作、编辑、发布、传播效果监控、考核的智能移动融合采编系统,以此推动整个新闻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变革。封巢系统包含三个平台:智能延展平台、智慧内容平台、智识管理平台,分别对应技术智能开发、内容智能采集、后端智能管理,充分体现人机协同。以前很多靠人完成的工作,比如线索的全网搜集、素材搜集、稿件追踪、稿子打分等,都可以由机器完成,由机器辅助人工高效生产。
MGC智能全场景产品体验。封面新闻在产品设计上,致力于在各个功能模块加入AI的体验,率先探索用AI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希望为用户提供"视、听、读、聊全息智媒体验"。"视"就是把直播、短视频作为内容的重要特色,融入AI的元素,比如十九大报道、全国两会报道等视频系列报道中,融入了机器语音播报;"听"就是"听封"智能播报,为用户提供听新闻的场景服务;"读"就是兴趣阅读,算法推荐;"聊"就是人机交互,在客户端提供智能聊天、智能评论服务。机器合成语音播报(MGC)已经开始为用户提供新的产品体验,封面新闻客户端的每一篇文章都会自动生成一段语音播报,通过"小封"机器人提取文章要点,加上科大讯飞的机器语音转换技术,让用户快速听新闻,了解新闻全貌。
AI+生活创造更多诗意可能。封面新闻的智媒体应用还可以拓展到很多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智能服务。比如"封面新闻高考志愿小助手",就是基于教育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等技术制作的一款产品。在超过600万条数据的支撑下,这款产品可以智能预估高校录取分数、大学专业评测以及智能志愿填报。AI也可以用来相亲,2018年七夕,封面新闻举办了第二届"未来爱情节",就是用AI智能匹配相亲对象。
建立实验室进军未来媒体。面向未来,从技术创新探索的角度出发,封面新闻建立了几个主要的智能实验室,包括与微软、北师大建立了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和中译语通建立了CGI媒体应用实验室,主要是商业垂直领域大数据的应用;与百度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成立区块链媒体实验室;与中移动视频产业研究院共同成立5G智媒体视频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成立都将为封面新闻在智媒体探索方面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技术支撑。
封面新闻的智媒体探索,都是基于构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并紧紧围绕智能+智慧+智库的客户端而展开。在愿景和目标的指引下,封面新闻将全力建设"全国影响+西南落地"的区域型平台媒体,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一流互联网科技传媒企业,以此真正实现基因的进化。
迈向智媒体的挑战
在推动媒体融合和迈向智媒体的过程中,封面新闻上线两年多接近三年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作为都市报出身的传统媒体,在推进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克服的挑战很多。
技术变化太快。自2010年以来这8年间,技术发生了多次迭代。从2016年封面新闻上线以来,基本技术每年都会有一个新的概念和大的变化。以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三五年河东三五年河西,变化实在太快了。目前最热的是区块链技术,跟媒体结合的空间也很大。应对技术的快速升级迭代,封面新闻从一开始就认定必须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因此组建了80多人的技术团队。对于残酷的变化和竞争,尽管80多人的团队还不够强大,但封面新闻坚定了发展技术的方向,矢志不渝,坚韧不拔。事实证明,自建技术团队对于自身发展很有用,这支团队对媒体的把握特别是党管媒体更到位,成为一支更懂媒体、更懂传播规律的技术团队。
体制机制的挑战。这些年的传媒发展,体制机制的挑战一直存在,也一直在不断变革创新,但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可以突破的空间也较为有限。对于媒体融合来讲,构建符合互联网公司要求的架构和运作方式,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这是建立现代企业的命题。以往虽然市场类媒体都是企业化运作,但大多还是事业化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需要破解。同时,在公司化的进程当中,怎么开展资本化运作,开启迈向资本市场的道路,充分运用资本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提升进军舆论主阵地的支撑力,需要重视并扎实推进。融资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破解不是易事。媒体融合最终是进入互联网的主战场,面向这个更大的市场,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改革,哪怕一点一点努力和突破,都应该值得去做。
盈利模式的探索。新媒体有没有盈利模式?这是这些年业界一直反复讨论的话题。新媒体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一套模式通吃天下,二次售卖,不论报纸、电视、广播都可以,不论哪个省的都可以,都有市场。但新媒体不行,不同新媒体之间,盈利模式很难复制,只有数一数二,没有数三数四。对于互联网来说,由于地域边界的消失,赢家通吃的效应,很难去复制别人的模式。但认真研究互联网企业,发展路径的规律还是存在的,独具个性、独具特色的互联网企业一定可以通过基本相同的发展路径来成长壮大,那就是影响、资本、产业这样一个"三环联动"的路径。只要你努力把自己做得与众不同,加上这样一个路径的持续发展,就一定能够迈上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封面新闻正在这条路径上探索。
作者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