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传媒频道: 中央媒体海南行见闻:于新闻“富矿”中强“四力”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中央媒体海南行见闻:于新闻"富矿"中强"四力"
Apr 23rd 2019, 00:00, by 闫松

"我们在三亚深海所错过一次首发重要新闻的机遇!太可惜……不过,正在补救!"

4月19日,《人民政协报》总编室主任邢文广在中央媒体"海南行"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段关于海洋狮子鱼报道功课不足的感慨,让这个群再次热闹起来,有人说"邢老师'痛心疾首'"。

虽然采访活动已经结束,但如何通过采访增强"四力"的话题,依然还在大家当中讨论。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近40名编辑记者,4月12日至16日参加由中国记协组织的"增强四力 提高本领"中央媒体海南行主题采访活动。编辑记者们在海口市、文昌市、博鳌镇、三亚市、洋浦经济开发区、澄迈县等地,围绕海南自贸区建设调研采访,共同见证一个在新时代书写的海南故事。

与"重要新闻"失之交臂

邢文广的遗憾在于,众多记者报道中关于狮子鱼的研究结果都是参与者的介绍,而没有采访到项目的真正主导人、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李松海。

就在邢文广发现报道"遗憾"之后,《科技日报》记者徐玢迅速发来一条链接——《特殊结构让狮子鱼徜徉马里亚纳海沟》。这是《科技日报》跑口记者4月15日发回的报道,讲述了狮子鱼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该成果在国际科学领域著名的《自然》杂志子刊上发表。

而这一天,正是采访团在中科院深海所采访的时间。在听取情况介绍时,很多记者都对狮子鱼的发现和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记者甚至跪在地上拍摄标本照片,有些记者还翻出了此前跟随科考队出海时拍摄的现场照片。可惜,距离发现一条我国科学研究方面的新闻,还是差了一步之遥。

难怪邢文广觉得与"重要新闻"失之交臂,遗憾万分了。

在一次大规模的主题采访中,如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制作出适合不同媒体要求的新闻产品来?这样的业务交流在几天的采访中,总是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适逢海南自贸区启动建设一周年,编辑记者们看到了一个开放步伐更大、发展活力更足的美丽海南,这里被大家称为新闻的"富矿"。但越是"富矿"越需要记者们在脚力的到达、眼力的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脑力的筛选和笔力的升华,更好地进行"可持续性开采",让受众看到海南的无限价值。

在采访中"捡到了宝"

代小佩是一名去年新入职《科技日报》的记者,在此次采访中,她处处都在向前辈们学习"秘诀"。

2016年投入使用的海南省大数据中心已完成46个省直部门和20个市县节点的部署,数据共享交换量达113.07亿条,针对海鲜缺斤少两、价格虚高等现象,海南三亚相关部门定期发布各种海鲜最高限价,数据发送给海鲜商铺的同时接入大数据平台。

 

  4月16日,中央媒体海南行采访团在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炼化公司采访。左一为《人民政协报》总编室主任邢文广,左二为《中国环境报》记者朱育漩。 本报记者 闫松 摄

  为了将这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做出"科技味儿"和"平民范儿",代小佩在徐玢的带领下选择微信平台的传播途径,制作出《五一三亚游怕被"宰"?不存在的,大数据给你撑腰》这条新闻。

  《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这是朱育漩和莫兰在采访中探讨了很久的一篇稿件。她们俩并不供职于同一媒体,朱育漩来自《中国环境报》,莫兰则是《中国妇女报》的评论员,年轻的朱育漩希望经验丰富又善于思考的莫兰能够帮她把稿件的高度提升一下,让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在几天的采访中,海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让很多记者都印象深刻:

  ——距离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不到5公里的沙美村,集山、水、林、田、湖等自然风光为一体,莫兰的笔下这样描述它:水面碧波荡漾,一排排椰树在堤岸边摇曳,莲雾结起了绯红的果实,飞鸟不时从草丛里惊起,人行绿荫里,恍在画中游;

  ——在海口市江东新区的规划中,"田作底、水理脉、林为屏;西营城、中育景、东湿地"的田园式城市画卷令人心向往之;

  ——在航天城文昌市,航天超算大数据、卫星遥感技术都被运用到生态环境监管领域,遥感大数据正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

  正在大力发展的国际旅游岛处处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第一位,这让朱育漩感觉在采访中"捡到了宝"。每到一处采访,冲在前面的身影总有她。"文昌:借力航天优势,护我绿水青山""海口:十溪汇流百村恬,千顷湿地万亩园""博鳌:'网红'沙美村的生态生意经"在她的脑海中渐次连成线,就成了读者看到的《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一文。她说:"作为一名生态环境方面的记者,我喜悦并期待海南的生态文明试验乘风破浪百尺竿头,创造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标杆效应,建设出有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生态文明生动示范!"

  下功夫,干出漂亮活儿

  据朱育漩的初步统计,在此次采访中,她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渠道已经刊发稿件13篇。

  采访中,编辑记者们眼到心到、深思细问,仔细捕捉鲜活生动的创新发展故事,用心触摸海南开拓创新不断奋进的时代脉搏。给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新华社记者侯雪静、《国际商报》记者宴澜菲和《中国改革报》记者付朝欢……

  "每到一处采访之前必做足功课,每个采访点提问到最后的必定是新华社记者。"这是采访团中很多人对侯雪静的印象,也让众多同行打心眼里佩服国家通讯社记者的战斗力。

  如何能够深入准确发掘和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背后的逻辑,讲好中国故事?侯雪静的回答是:唯有深入一线,增强"四力"。基本事实准确是记者的基本素养,而背后逻辑的准确和发掘则需要脑力和眼力的支撑,脚力和笔力的不断实践给脑力和眼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宴澜菲是采访团里最活跃的女孩,性格开朗的她喜欢一路与大家探讨采访感受、交流选题。《海南积极建设国际创新创业示范区》《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博鳌踏浪前行》《文昌积极推动国际航天城发展》……在为本次活动开设的专栏上,她不断发回第一落点的新闻报道。

  "885"!这是付朝欢套用最近很热的"996"话题对本次采访节奏的描述,意思是,每天早上8点出门采访,晚上8点回到住处,连续5天。当然,晚上8点后才是大家写稿的时间。在她的"非官方统计"中,5天时间,采访团成员每天步行平均8公里以上。她说,大家脚沾泥土,用脚步丈量海南自贸区改革的高度和开放的力度。"写出'外行不觉深,内行不觉浅'的好稿子,需要多到一线调研采访,博闻强识,让自己思路开阔,观点不囿于一隅。"

  《解放军报》编辑组长张天南是一名带军衔的新闻人,在团里难免受到"崇拜"。不过,大家崇拜的是他透出的军人的敬业精神。"不服老"的他,除了在报纸刊发报道外,还用全媒体传播手段捕捉最具时代亮点、最能揭示主题的动人细节,以通讯、诗歌、图片和图表等形式,推出《海南文昌:借力航天优势打造发展引擎》《海南陵水:幸福的账单有点儿甜》《海南三亚:踏浪扬帆再起航》等多篇新媒体作品。

  对于此次采访的感受,张天南用了3个词:感动、心动、行动,为编辑记者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报道感动,为海南自贸区建设创造的新闻"富矿"而心动,为把这些"富矿"挖掘出来而行动。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从这次主题采访中,不难看到新闻工作者正在不断增"四力"、下功夫,干出漂亮活儿。在他们笔下呈现的,正在脚力所达之处的眼之所见、脑中所思。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