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传媒频道: 《何以为家》: 在困境中长成赞恩的可能性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何以为家》: 在困境中长成赞恩的可能性
May 7th 2019, 00:00, by 马彧

  《何以为家》剧照

  在《复联4》的"雪暴"之下,国产片折戟沉沙,一部黎巴嫩小成本电影《何以为家》却获得了逆袭。

  《何以为家》再次展现了"现实主义"的动人力量。电影从一个庭审现场开始,一位黎巴嫩社会底层12岁男孩赞恩将父母告上法庭,理由是:他们生了我。这部电影让我想起《苦儿流浪记》或者《三毛流浪记》,都是以"失去家庭"的儿童视角展开一幅人世间的苦难浮世绘。几个月前,影院还上映过一部中东类似题材的动画电影《养家之人》。要感谢电影主管部门对于引进电影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了,既让我们知道《复联4》的超级英雄拯救了地球一半人的生命,也让我们了解地球上有一些孩子是这样在"活着"。

  《何以为家》用了一个接一个跟踪式的长镜头,晃动的摄像机不加矫饰,甚至刻意地去"美学化",制造出一种真实和记录的视觉效果。瘦弱的男孩赞恩遭遇的一重又一重的苦难和反抗给人无边的心酸、压抑和无力感。这部电影曾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第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第7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提名。虽然赚得很多赞誉和眼泪,但同样也有人批评该片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是在"贩卖苦难",认为这是一部"投机取巧"的电影节电影。

  当然,娜丁·拉巴基可以不必理会这些。就像法庭上赞恩母亲和赞恩的女律师对质时所说的:我们是如何活着的?你有什么资格来评判?!的确,只有他们自己,才是最有资格讲述自己故事的人。电影中,导演还用了一些场景表达了对外来者(白人拯救主义)的不以为然。监狱中来了一群白人探访者,他们弹着吉他唱着歌,带着好奇又笑又跳地向监狱里的人们伸出慰问之手,希望狱中的人们跟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忘记苦难。栅栏另一侧,不管是迎着音乐跳舞的人,还是冷漠呆滞坐着的人,以及沉浸在自己痛苦中的拉希尔,都无人与这些探访者"互动"。

  第三世界叙事或中东叙事常常需要面对一个根本问题,即如何不在"被看"中成为"别人"。《何以为家》努力在做,它试图讲出自己的故事,也试图屏蔽掉已有的(西方化)方案,给出其他解决方案。但是,客观地说,电影中的"拯救与觉醒"来得太过简单、直接和轻飘。片中因入狱失去自由的赞恩却获得了看电视的权利。电视作为一种外界的文明力量,唤醒了赞恩。于是他打电话热线要求状告他的父母。在法庭上,赞恩表达了自己的诉求:请那些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了。与其说这是赞恩的控诉,不如说他是帮助导演说出电影的"主旨",或者说,这是一位阿拉伯女性导演能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和呼吁——不依赖宗教、不依靠外来力量,仅靠人性的光辉,靠与生俱来的善良、勇敢和本能,实现自我觉醒,获得救赎和改变。

  但是,感动之余,观众会困惑的是,像赞恩这样勇敢、善良、有责任感,没有偏见的,以一己之力对抗世界的完美的12岁男孩,是否真实?在同样的政治、宗教与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赞恩,蝼蚁一般活着的赞恩,不被成人世界"腐蚀"的可能性有多高?他是如何成长为完全与他的父亲,他的哥哥,他的"妹夫"不一样的人的?仅仅因为他还只是一个男孩吗?……

  片尾片花中我们看到,本色出演自己的小男孩赞恩获得了身份,进了学校,他们一家也因此到了挪威,改变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导演大约很矛盾,因为放出这段片花安慰了观众的同情心,但又弱化了电影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力量。 马彧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