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在搭建场景和还原细节上花费了很多工夫。资料图片
在柏林电影节上载誉归来的电影《地久天长》现在正在热映中,截至4月2日上午10:00,影片上映12天已经收获了逾4200万元票房。对于一部文艺片而言,这样的成绩可谓差强人意。不过,对导演王小帅而言,获奖与否、票房高否都不是他看重的东西,"我对电影节和市场都没有过多考虑。"他表示,"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快,像猛兽一样往前冲,这个时候我反而觉得需要停下来,把过去梳理好并且记录下来,所以得做这样的电影。人活过了不能像囫囵吞枣一样就过去了,这样多可惜。"
善良和希望一直都在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两个家庭因为一次意外而心生罅隙,其中一家由北方远走遥远的南方,相隔30年后再度聚首的故事。
创作《地久天长》的想法由来已久,但是真正开始着手去做,是在2015年。"2015年有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就是放开二胎,这和我一直构思的剧情很贴切。"王小帅说,虽然电影讲述的是家庭故事,但是展现的却是国家变迁,以及国家在行进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希望本片故事中的家庭成为中国社会在过去30年中的一个缩影,能够引起老百姓的共鸣。"
"时间洪流下,一切都在改变,但善良和希望一直都在。"在《地久天长》中,王小帅始终坚持展现中国人顽强和善良的一面。影片主人公刘耀军和丽云因为失去了自己亲生的孩子,生活发生了巨变,他们离开了家乡,但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思想和观念,他们非常渴望家庭的完整,所以他们后来收养了一个孩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组成了一个他们认为的完整的家庭,努力跟命运抗争。
"他们希望完整地生活下去,这正是中国人顽强和善良的一面的体现。"王小帅说,"我常常想,面对湍急的社会变革大潮,当悲剧降临到像丽云和耀军这样善良的普通人身上时,他们该如何应对自己的生活呢?人只有一生,你只能活一次,而一次伤痛可能就会影响你一生。对于我们这部电影中的人物来说,他们几乎用掉了一生的时间去告别早逝的儿子,告别他们逝去的青春,而对于将来,我相信希望还在。"
影片中人物善良的秉性,和王小帅自己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我自己成长中碰到的叔叔阿姨等长辈都很宽容而且慈悲,我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到很多熏陶。虽然他们遭遇了很多不幸,但是在孩子面前依然很隐忍。"王小帅说,"我希望让这样的福报扩散出去,让宽容和善良扩散出去。"
人文价值大于电影感
《地久天长》上映时,时长成为观众关注的一个话题——毕竟很少有电影长达3个小时之久。
尽管影片长达3小时,人物、场景众多,支线庞杂,却并没有让观众感到漫长,这也得益于王小帅极其克制的非线性表现手法,做了很多留白。"影片时间跨度上从一个人的二十几岁讲到将近60岁,空间跨度上又是从极北的内蒙古到极南的福建,如果用线性来叙述的话,可能三五个小时也讲不完。所以我打破这个时间线,用一种时间切片的方法去拍,把他们几十年的遭遇当成一生的一个缩影来写。"王小帅介绍,电影里有很多时间空白没有表现,是特意这么设置的,如果很多剧情都放进去就成了电视剧了。"也根本不需要用字幕去交代时间地点,没必要去搞清楚这些东西,观众只要去看这段遭遇、这段情感就可以了。"
而影片中最有争议的部分,在于结尾处,有很多观众感觉戛然而止。对此,王小帅表示,不能用普通的"结构性电影"来看待这部影片。"不要觉得有从哪里开始和有在哪里结束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构。我觉得《地久天长》其实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生活。看的时候,大家只要在其中体会真正的生活扑面而来的细节和味道就行了。"王小帅觉得,电影并没有"结束",里面的刘耀军和丽云也还活着,他们还在继续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快乐。
王小帅进一步表示,希望观众不要太过于拘泥所谓的"电影感","不见得很阴冷的乌云天空就是电影感,像新浪潮中的罗马电影,就两个人在那说话,非常简单,但是艺术性非常高。用电视剧的很多指标来考量电影是不对的,在审美上大家不要纠结于画面多精致或者什么,其实最重要的是看导演呈现出来的人文价值。"
把过去梳理好
诚如王小帅所言,他希望给观众带去的是"扑面而来的生活"。所以,电影在搭建场景和还原细节上花费了很多工夫。"2015年要找到废房子、废砖房都不容易。"王小帅说,这些生活细节是观众第一时间都能感受到的,每一个时代出现的事情必然要在那里,这并不是所谓的符号堆砌。"比如说那个时候的双卡录音机,或者是大翻领衬衫,这是那时候生活基本的状态。"
不过,这样的还原也让王小帅感觉"筋疲力尽","因为中国城市变化太大了,什么都没了,老楼都被摧毁了,要恢复过去的场景是很困难的。"
其实,《地久天长》只是王小帅"家园三部曲"的第一部,但是在拍完这一部之后,他却坦言,"我不能够说我会不会食言做完三部曲。"因为,"在中国电影市场环境里,制作这样的电影所需的财力要大于国外。以这样的格局、这样的跨度、这样的构思再做两部,真的需要中国的市场环境或者投资环境有一定改变,大家乐意支持和做这样的事情才可以,一直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困难。"
长期以来,王小帅的作品给人的感觉都有些怀旧,可是在他自己看来,并非如此。"我每次做的其实都是当下性的,但是因为观众年轻,会觉得我的电影好像拍的是过去。当然像《青红》《我11》,是带有一定的小小的历史距离,但实际上对我来说那也根本不是距离。还有很多观众觉得《冬春的日子》很'老',可是那部影片并没有回到过去,那个片子有时间的连续性,它最后的结束是在当下的。"
执著于过去的这些题材,是因为王小帅觉得,"过去的这些东西越来越重要,中国现在的发展真的很快,希望有的时候通过电影也好,通过一些人的呼吁也好,把过去先梳理好,别忙着往前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