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传媒频道: 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与消极行为研究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与消极行为研究
Apr 22nd 2019, 00:00, by 张程洁

来源:《视听》2019年第4期

摘要: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影响用户产生社交媒体倦怠情绪的因素以及社交媒体使用消极行为。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对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内容、社交媒体中的他人)的负面态度均与社交媒体倦怠呈中度正相关关系;用户的主观规范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低度相关;但是自我效能感与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而社交媒体倦怠与其后续行为之间呈中度正相关关系,并且不同的消极行为与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社交媒体倦怠;消极行为

一、引言

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沃土的滋养下蓬勃发展,不断进行类型创新,迸发出强大的活力,不断提升的可获取性和易用性,使用户可以轻松地游走在不同的APP中。然而,用户对社交媒体的认知并非总是积极的,国内外的多个行业报告均显示,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出现了消极情绪。

过往的研究更多关注何种因素导致了社交媒体倦怠的产生,缺少对后续消极行为的系统分析。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探索影响社交媒体倦怠情绪及其后续行为的关键因素,以及用户出现倦怠情绪之后的主要行为表现,并试图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探索研究,希望研究结论可以对社交媒体用户和运营者提供一些帮助。

二、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同时,行为意向会对个体的实际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本研究采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以及后续行为,根据以往研究中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和后续行为的讨论,本研究纳入对社交媒体的负面态度(对平台的负面态度、对信息内容的负面态度、对社交媒体中他人的负面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效能感、感知风险信念)这三个概念,提出了以下研究假设:

H1:用户对社交媒体的负面态度与其倦怠情绪呈正相关关系;

H1a:用户对平台的负面态度与其倦怠情绪呈正相关关系;

H1b: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负面态度与其倦怠情绪呈正相关关系;

H1c:用户对社交媒体上其他用户的负面态度与其倦怠情绪呈正相关关系;

H2:用户的主观规范与其倦怠情绪呈正相关关系;

H3a:用户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倦怠情绪呈负相关关系;

H3b:用户的感知风险信念与其倦怠情绪呈正相关关系;

H4:用户的倦怠情绪与其消极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量表与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分为问卷说明、被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被访者社交媒体使用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为本研究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用户对平台的负面态度、对信息内容的负面态度、对他人的负面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感知风险信念、倦怠情绪、消极行为,共28个题项。本研究的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五个维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观点递进。该部分的量表设计来自对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成熟量表进行修改。

(二)数据搜集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因为被访者限定为有社交媒体使用经验的用户,因此,本研究在社交媒体上以"滚雪球"的方式发放问卷。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进行了小范围的前测,邀请30位被访者填写问卷、参与讨论,根据问卷数据和讨论结果修改问卷,形成最终问卷。

四、数据分析

(一)信效度检验

收集到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50份。其中,男性占45.3%,女性占54.7%。本文采用Cronbach'α系数对问卷信度进行评价,各个变量组以及量表整体的Cronbach'α值均大于0.7,表示本研究的量表信度比较理想。本研究以KMO及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值为主要指标来检验其效度,因子模型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以及整个量表的p=0.000,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Bartlett球形度检验,具有较高的效度。

(二)假设检验

1.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

运用SPSS24.0对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其中,对社交媒体的负面态度(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负面态度、对信息内容的负面态度、对社交媒体中他人的负面态度),感知风险信念均与倦怠情绪呈中度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可以推广到总体(r=0.598,p=0.000;r=0.416,p=0.000;r=0.477,p=0.000;r=0.622,p=0.000;r=0.485,p=0.000)。用户的主观规范与其社交媒体倦怠情绪呈低度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可以推广到总体(r=0.282,p=0.000),因此H1、H1a、H1b、H1c、H2、H3b均得到证实。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呈正向相关,但是这种相关性很弱且不能推广到总体(r=0.051,p=0.534),因此,H3a未被证实。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与倦怠行为之间呈中度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性可以推广到总体(r=0.522,p=0.000),因此,H4被证实。

2.社交媒体倦怠与消极行为

潜水行为、屏蔽行为、忽略行为、退出行为与社交媒体倦怠均呈现中度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性可以推广到总体(r=0.395,p=0.000;r=0.503,p=0.000;r=0.491,p=0.000;r=0.563,p=0.000),而社交媒体倦怠与转移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极低,并且不能推广到总体(r=0.093,p=0.260)。

五、讨论

研究发现,用户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倦怠情绪,这种倦怠情绪与外在的平台、信息内容、与他人的关系,内在的用户主观规范、感知风险信念等因素有关。倦怠情绪产生后,潜水、屏蔽、忽略等行为都是常见现象。

(一)对社交媒体的负面态度

研究结果显示,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与其对社交媒体的负面态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对普遍意义上的群体来说同样存在,在社交媒体上,无论是平台运营者还是用户,都会影响其他用户对该平台的看法。结合对少数被访者的访谈可知,近年来,用户手机中的社交APP数激增,且各个平台上充斥了大量内容,标题党,冗余、虚假信息的泛滥以及手机屏幕的限制使得用户的阅读习惯逐渐变得浅薄;除此之外,社交媒体平台频繁更新、优化升级软件,使得部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堪其扰;同时,用户社交圈的扩大使"好友"标准不断降低,不断更新的各个群消息打乱了用户的日常生活节奏,带来无形的压力和负担,增加了用户的倦怠情绪。

(二)主观规范

研究结果显示,主观规范同样是造成用户产生社交媒体倦怠情绪的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用户所处群体的观念和态度会对用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群体压力或群体动力的影响下,用户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和群体规范一致。因此,对于社交媒体平台来说,怎样在现有资源和技术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功能为群体使用社交媒体服务,也许是部分社交媒体开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知觉行为控制

研究结果显示,用户的感知风险信念对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情绪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与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是符合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账户安全和隐私暴露的风险也增大了。同时,新闻媒体报道带来的积累、遍在、共鸣效果使得用户充分感受到了自己处在账户安全和隐私暴露的危险之中,因此,被遗忘权、删除权开始被重视起来。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更多的来自平台功能、信息内容、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内在的一些影响因素则对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情绪影响不大。因此,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者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平台的功能和设计,还要管理好平台;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用户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在互联网中生产更多优质的内容。

(四)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与消极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与社交媒体倦怠情绪最相关的消极行为为退出行为,其次分别是屏蔽行为、忽略行为和潜水行为。这证明社交媒体倦怠情绪确实会引起用户的消极行为,并且这种倦怠情绪与不同消极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大小有差异。

具体来说,用户的倦怠情绪与退出行为的相关程度最高,与其他几种消极行为比起来,退出行为是最明显的,删除好友、退出群聊都会有被对方知晓的可能;但是,退出行为也是解决倦怠情绪最有效的方式,因为一旦退出,由这一部分群体带来的负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他们乐意为了消除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而采取最没有隐蔽性但是效果最好的方式。

屏蔽行为相对其他四种行为来说性价比最高,用户可以悄无声息地切断信息源,避免一些群聊或他人给自己带来不愉快经历,因此该行为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的相关程度也较高。忽略行为与潜水行为都表现出倦怠情绪产生后的趋于沉默,但又迫于工作、学习等压力,不得不对这些信息或者群体进行关注,但是这种长期的被动关注对用户的情绪影响很大。

在本研究中,转移行为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的相关关系极弱,并且这种相关关系不能推广到总体,可能的原因是转移行为所需要的转移成本过高。一般来说,转移行为包括开小号或者转移到其他社交媒体中,就开小号而言,用户要在两个号之间相互切换,还需要通知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其他用户,并且承担被其他人知道的尴尬风险;而转移到其他社交媒体的用户,只是暂时性的逃避,因为迫于各种压力,之前的社交媒体并不能卸载或者退出。因此,用户在社交媒体倦怠情绪产生时,更倾向于选择其他的几种行为来缓解这种负面情绪。

六、总结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发现用户的社交媒体倦怠更多地来自外在的因素,内在因素的影响较小。同时,社交媒体倦怠确实会引起用户的消极行为,并且不同的消极行为与用户的倦怠情绪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这个研究发现需要引起社交媒体管理者和用户的注意。或许对于社交媒体平台来说,讨论的应该不再是"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用户生产更加优质的内容以及如何保障平台用户的信息安全。

本研究存在局限性,首先是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讨论社交媒体倦怠情绪的影响因素,但是对于影响因素的探讨还不全面;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者,后续研究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不同的研究对象或许会因为对社交媒体的了解和接触程度差异,在社交媒体倦怠上呈现不同特点;因为目前国内对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可供参考的量表比较少,这或许也是个别变量测量结果不够理想的原因,因此,关于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及后续行为的量表还需要继续开发。

参考文献:

1.李宏,李微.社交媒体倦怠研究述评与展望[J].情报科学,2017(9).

2.刘鲁川,李旭,张冰倩.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交媒体用户倦怠与消极使用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12).

3.刘鲁川,李旭,张冰倩.认知负荷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倦怠及消极使用行为研究——以微信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11).

4.张艳丰,李贺,彭丽徽.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实证研究[J].现代情报,2017 (10).

5.周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用户微信信息流广告接受意向研究[D].广西大学,2016.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