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传媒频道: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探究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新传播环境下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探究
Apr 9th 2019, 00:00, by 朱 颖,陈思言

摘 要: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变革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生态,为了应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和媒体的转型挑战,越来越多的高校新闻专业开始重视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相对于新闻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期。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四大关键问题,探讨在新传播环境下国内高校完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新传播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新闻教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00-04

互联网技术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也改变了新闻传播生态。随着近两年传统媒体转型与媒介融合进程加快,媒体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倾向于全媒化和复合型。对新闻媒体来说,拥有复合能力的全媒体记者正在成为行业新宠,记者不再只为一个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 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未来5年的新闻传播人才教育要"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要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课程体系,加强教研室(组)建设,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横向交叉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成为教育部人才培养重点方向。

一、国内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探索

纵观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历史,主要有两种培养理念:一种是基于新闻专业本身进行有针对性的新闻职业技能培训,而另一种则是将新闻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两种培养理念被概括为"专才式培养理念"和"通才式培养理念"。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通才式的培养理念,不局限于培养新闻人才的专业技能。美国的新闻院校对于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较早开始进行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探索。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国内越来越多高校开展了复合型新闻人才的理论探讨与培养实践。

从理论层面来看,国内最早就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进行论述的是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系主任汪新源,1989年他在其论文中第一次就"复合型"新闻人才及其培养进行了论述和介绍。 2003年,董天策教授在《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随想》一文中谈到他对"复合型"的理解:"谈论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一个认识问题,就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不等于宽口径人才培养","多学科简单叠加的'复合性'与'复合型'有着本质的区别。" 随着近两年媒介技术发展和传播生态的改变,对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研究大量涌现。尽管学界对复合型新闻人才没有形成公认的权威定义,但复合型新闻人才的三个特征得到较为一致的认可:掌握新闻专业采编写技能、拥有跨学科视野及知识水平和拥有丰富的媒体或社会实践能力。总体说来,当前国内对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

从具体实践层面来看,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对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做出探索,如200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21世纪经济报》联合开展的财经新闻班;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新闻—法学"本科实验班;201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展的本科"2+2"培养模式等项目。如果再将培养目标细分,当前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通识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和技能优长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尽管这些项目的培养目标、内容以及侧重点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为了培养出复合型的新闻人才。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疑赋予了新闻教育改革新的内涵。国内高校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信息、数据与新闻学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相应的经验。但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在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处于探索时期,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

二、国内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 培养方向亟待转变

我国面临媒体转型浪潮,跨媒体,跨行业的传媒集团已经成为主流。要适应媒介集团化需求,新闻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基础的采写编评摄制能力,还需要具备在广告、营销、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国内的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大规模的人才结构变动和重组,考虑到人员成本和适用问题,会更倾向于新闻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强的人才,即进入媒体以后能够迅速适应媒体的采编流程和全媒体时代跨岗位工作的情况。此外,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人才的就业去向发生大变化,大量新闻人才流向新媒体和自媒体机构,这些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更偏向技术型和复合型。当前国内高校在形式上大多参照美国传统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对于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理念缺乏清晰的定位,在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面前有些被动。在传媒行业和就业市场发生极大变化的情况下,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也应该要随之转变。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内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有着相似的困境,如课程体系混乱、个性化课程较少、学科深度融合不足等问题。跨学科教育是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是将新闻学与学校的其他优势学科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上加入其他学科的课程,既拓宽新闻人才视野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当下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复合知识要求,在跨学科教育时应该注重学科的深层次融合。但从实操层面来看,当前大多数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实际上只是杂糅了不同的科目,并且只是要求学生修一些相对比较基础、概论性的课程,课程设置在深度融合方面所做还是远远不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学分层面上的"跨学科",而未能达到知识体系上的"跨学科",对跨学科内容学习不够深入,导致在复合型新闻实践中往往感觉较为吃力。

(三)考评体系不够科学

当前高校对学生主要以课程学分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复合型培养模式则要求学生修满若干跨专业学分,但修满一定数量的基础类跨专业学分,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足够深度和广度的跨专业知识;具体课程考核方面则制定了以各门课程成绩加权平均为标准的绩点制及其具体的课程考核指标,但现有的考评体系和指标并不能考核学生内在素质和课程实际效果,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对师资的考核则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教师授课评分和教师的科研业绩来进行。在对师资的考核体系中,科研水平成为超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教师职称晋升的首要考核因素,但是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与教学效果的好坏并非绝对的正比关系,这也导致不少教师将精力大部分投入科研当中,在教学方面草草应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有的学校甚至还出现了"课荒"的情况。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当前,新闻传播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都在发生颠覆式变化,很多传统的观念和技术都面临淘汰,现有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师面临观念更新、理论更新和业务更新的紧迫需求。在复合型课程方面,还存在跨专业知识沟的问题,"复合型"师资相对欠缺,以数据新闻学领域为例,单一新闻专业出身的教师很难跨越技术壁垒,单一信息专业出身的教师很难驾驭新闻业务,"当前国内同时编程、统计和新闻学科背景的教师寥若晨星" ,在新闻与技术的复合型融合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又以财经新闻领域为例,也存在新闻传播专业和经济金融专业师资之间的语系转换和知识融合问题,真正能够在新闻和财经两大领域都有较深造诣的教师也是凤毛麟角。当下国内高校大多数专业教师知识面过窄,面对学科融合与专业交叉,恍然无措 ,业界精英又囿于高校相对僵化的用人制度无法直接引进,这将严重影响到新技术形势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

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对不同的专业具有够得上'专业水准'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的标准或许在短时间内较难实现,但至少应该成为今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围绕这一方向,高校可从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考核制度、师资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

(一)明确目标定位,契合人才需求

当前新闻传播呈现全媒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趋势,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为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和国际化四个方面,因此,我国高校在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应该结合另外三个人才需求层面进行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变革。

第一是全媒化。新媒体的发展消解了媒介间的壁垒,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新技术涌进媒体行业,给新闻传播业带来剧震的同时,也给新闻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为了适应媒体形势需求,高校必须树立"全媒体传播"的理念,打破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之间的壁垒,摒弃原来根据媒介形态进行专业设置的做法,致力于通过"专业融合、媒介融合"方式培养全媒体复合型新闻人才。

第二是专家型。作为新闻工作队伍中的某一个体,显然不可能做到精通所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但至少应当精通其中一门非新闻学科,使自己成为专业复合型新闻人才即专家型新闻人才 。传统的新闻教育实践中往往更多致力于拓展知识广度,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深度。专家型的要求则是要确立全新的培养目标,实现真正的专业性和深入性。

第三是国际化。首先是用国际化视野探索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先进的培养理念和制度,避免站在狭窄的范围内思考新闻教育的改革;其次是用国际化要求进行新闻人才培养,建立完善"全媒体+国际+外语"课程体系,加强"国情教育+国际视野"的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预备队"和"后备军"。

(二)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课程,课程内容的优劣、形式的好坏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至关重要。对于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来说,课程体系的优化应该坚持三个原则:

体现交叉融合:要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就必须坚持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横向交叉融合。课程设置上要扩大文史哲、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在总课程当中的比例,提升学生平衡的思考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与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打破院系内部选课的壁垒,设置相应的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学分,既可拓展学生的课程渠道,也可缓解院系的师资压力。

适应行业需求: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及时融入技术变革新趋势、媒体融合新动向和行业发展新动态,另一方面要针对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针对性设置课程,当前的新闻传播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新闻采访和编辑,从文案到策划、编辑到运营、广告到营销,这些全方位的内容都应该在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此外,要加大技能实训类课程的比例,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努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链接。

尊重个性发展:通才式培养理念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个性,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从学制上可以实行选课制、主辅修制、素质学分制、双学位制等,鼓励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跨专业学科领域的选修课程;从学分上可以增设一些创新学分,从课程上可以设立相关创意工作坊课程,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形式让团队协作、发挥特长,进行创新和创业的尝试。

(三)强化综合能力,尊重自主创新

人才评价是人才开发管理的关键环节,具有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当前人才考评体系中,对教师存在重论文、轻教学的问题,对学生则存在重成绩、轻能力的问题,不利于人才培养。要改变这一情况,就必须以"强化综合能力,尊重自主创新"为原则,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在教师层面,要变革唯科研导向的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综合指标纳入平等的地位。现下一些学校在教师考评和职称晋升方面都是科研至上,直接后果就是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用在发表论文、申报课题、争取经费上,而不愿投入到提升教学质量、做好社会服务上来。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因此,学校资源首先要在本科教育配置,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教学集中,这一点也必须体现在人才考核机制上。

在学生层面,要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考核体系,突出品德和能力评价。目前中国高校的考评机制侧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人格、求知欲、创新和探索能力方面都没有涉及,新时期高校考核机制改革的方向,就是从以绩点为核心的考评体系,转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评体系。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强化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二是尊重自主创新,以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人才为主要宗旨,给学生更大的成长发展空间。

(四)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师资建设

第一是要坚持开放办学,制定灵活的引智机制,将业界师资、院外师资、国外师资引入本院系人才培养。新闻学科与一线业务实践紧密挂钩,吸纳业界精英进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可以将最新最活的行业动态和实务技能及时教授给学生。目前很多新闻院系都在引进业界师资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如选聘业界导师、邀请业界专家授课、设立卓越记者驻校项目等;开放办学也要打破学校和学院的界限,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在国际合作上,则可以聘请国际知名教授授课,增加招生外国留学生,同时鼓励自己的老师和学生走出去。

第二是要加强师资建设。一方面,引进一流的教育学术人才,尤其是从其他学科引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尽快充实人才培养的队伍,为新闻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从以往的单一学科的师资队伍向多学科、多层次的师资团队转型;另一方面,盘活学院的人力资源存量,助力现有师资队伍完成转型,可以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业界挂职等多种形式进行。

参考文献: 

[1]方雪琴.内容生产的变革与新闻教育的转型[J].当代传播,2011(3).

[2]杨斌成.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及其系统架构[J].钦州学院学报,2018(9).

[3]董天策.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随想[J].国际新闻界,2003(12).

[4]曹梦辰.转型期中国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J].文化与传播,2017(3).

[5]许向东.对中美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6(10).

[6]张昆.媒介转型对新闻教育的挑战[J].今传媒,2010(9).

[7]杨斌成.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及其系统架构[J].钦州学院学报,2018(9).

[8]黄瑚.创新新闻教育理念培养全媒型、专家型人才[N].光明日报,2016-04-08(2).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