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观众在"盲人电影院"欣赏电影 樊甲山摄/光明图片
无障碍电影解说词录制 新华社发
【热点观察】
4月1日,近百名盲人齐聚中国盲文图书馆,参加我国首部盲人超感电影《灵魂游舞者》的首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灵魂游舞者》没有画面,全部以声音叙事,辅以电影场景感,打破了电影必须依赖视觉效果的限制,让盲人能够通过听觉"看"电影。
目前,我国有1700多万盲人,他们有着与正常人一样的文化娱乐需求。"盲人电影"的出现,为盲人朋友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向纵深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1.盲人"看"电影不再是天方夜谭
新世纪以来,"盲人电影院"在我国一些城市陆续出现。2005年,专为盲人放映电影的"心目影院",在北京市西城区鼓楼大街成立;2009年,武汉市首家"盲人电影放映室"建成;2012年6月,国泰电影院正式成为上海首家无障碍电影院,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四,无障碍电影会在上海全市16个区的17家影院同步放映。
目前,政府提供支持开展盲人观影服务活动的有上海、北京、黑龙江、广东、江苏、重庆、辽宁、浙江、吉林、湖南、河南、宁夏等省市。此外,一些地方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也不定期举办了不少盲人观影公益活动,其中包括湖北武汉青山区蒋家墩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队开展的"我是你的眼——为盲人讲电影"活动、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廖周敏开展的"耳涡"公益创业项目等。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贾樟柯提交了《关于发展我国无障碍电影事业的议案》,建议从法律政策、院线建设和社会关怀等方面支持无障碍电影的发展。早在13年前,贾樟柯执导的影片《三峡好人》就在上海推出了专供视力障碍人士观看的版本,但当时此类创作只是初步尝试,未成规模。
目前为盲人群体播放的电影,主要以对影片画面进行转述为主,这在海外相关研究中被称作"口述影像服务"或"可视化描述",主要分为"现场口述"和"口述影像"版本制作两类。"现场口述"人员流动性大,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盲人群体的观影质量。"口述影像"版本制作是在原版基础上增加解说等处理,然后对外发行。2009年,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我国第一部专供盲人欣赏的无障碍电影《高考1977》。2011年,中国盲文出版社与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共同开启中国无障碍电影项目,专门提供无障碍影视作品,目前已制作此类影片百余部。
在"口述影像"的规范化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已研发出无障碍电影的释读、制作模式。口述者需根据盲人群体的认知,对影视语言进行重新编码,盲人受众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解码,进而完成观影行为。经过在全国20所盲校及北京部分社区的播放实验,90%以上的视障人士可以理解通过这种模式制作的影片内容。2018年10月,该校倡导发起"光明工程",推出"光明影院"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战狼2》《我的战争》《无问西东》《大唐玄奘》等60部无障碍电影制作,预计2019年将达百部。
2.缺少片源是一大难题
"盲人电影"能够从制作阶段利用超感实现共情。盲人群体对事物的认知差异较大,如后天失明的观众保留了对颜色的认知,先天失明的观众则很难通过语言感知色彩。而"盲人电影"能够根据观众不同的感知进行不同的创作设计,产生相应感觉,统一电影表达,避免出现一千个口述者一千个"口述版"的情况。"盲人电影"还能够加强盲人群体主体意识,刺激其观影动机、激发其观影兴趣,进而让他们产生观影认同。
然而,我国的"盲人电影"起步晚、发展慢、类型少,缺乏制作经验,内容相对单一。"盲人电影"的放映也存在很大局限,放映途径和场所比较单一,远远不能覆盖整个盲人群体。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片源缺乏。尽管一些机构发行了无障碍影片,但仍难以满足需求,不少盲人观影活动缺少无障碍片源支撑。盲人群体往往不能像普通观众一样及时欣赏到最新影片。
对于无障碍影片制作和发行机构来讲,从电影发行方获取版权的渠道和能力都太有限,版权问题成为最大制约。比如,成立于2016年2月的上海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上海市"无障碍电影"的剧本撰写、审稿、录制和放映。其制作的影片版权主要来自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无偿提供,但大多为年代久远的老电影且数量有限,很难满足盲人群体感知当下生活的需求。
对于影像口述者而言,在"翻译"制作过程中,更愿意选择故事性强、对白多、动作少的作品,这也限制了"盲人电影"的题材范围。
适合盲人观看的影片,既要符合他们的审美认知,又要适合讲述,还要面对一些版权问题。未来,"盲人电影"可直接将小说等艺术形式改编成听觉电影,从而免去从电影发行公司购买版权再进行无障碍制作的环节,在题材把握和主题选择上更有主动权,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操作性强的特点,这就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创作来源问题。
3.放映平台建设亟须跟进
我国的"盲人电影""盲人影院"虽然总数不少,但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平衡、受众年龄不均、配套不齐全等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欧美一些国家的成熟经验。
首先,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予以更大的支持,对制作、发行、放映各环节进行激励,推动"盲人电影"的制作规模化、常态化,进而形成产业链。具体而言,制作上应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鼓励专业人士和盲人群体共同参与,倡导影视制作公司进行"口述影像"创作。发行方面,应加大对"盲人电影"发行机构的扶持,鼓励电影发行公司在推出影片时发行"口述影像"版。美国盲人协会官方网站定期更新全美范围内上映的、带有"口述影像"版本的影片与影院名单,并提供超过1200部"口述影像"版影片在线资源。我们在引进海外影片时,也可尝试购入"口述影像"版,进行中文翻译。
其次,应大力推进线下实体影院配套建设。当下盲人观影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残疾人联合会,操作方便但硬件较差,缺少氛围感。盲人其实更愿意选择进入普通电影院观影,这是他们对平等和尊重的心理诉求,也是提高社会存在感的表现。
在一些发达国家,盲人可以与普通观众一起走进电影院。只需带上特殊的接收器,他们就可以像普通观众一样享受观影乐趣。比如,2005年美国纽约州宣布8条连锁院线在全国范围内为视听残障者提供辅助设备,视障人士所佩戴的设备完全能够隔绝外界声音,里面传送的便是专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口述影像"版。
另外,融媒体时代,应重点建设线上放映平台。盲人观影在我国各省市均已出现,但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盲人影院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东部城市比西部城市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农村盲人群体数量是城市的三到四倍,线上观影需求量远远超过线下观影需求。同时,线上观影能够打破地域和场地限制。因此,我们应利用音频平台、视频网站、数字机顶盒,推进线上"盲人影院"建设。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还可以设计供盲人使用的专业阅听设备,让盲人朋友能像健康人一样可以随时随地观影,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作者:李雅琪,系陕西师范大学电影文化学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