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传媒频道: 找到新闻“针尖” 讲好新闻故事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找到新闻"针尖" 讲好新闻故事
Mar 28th 2019, 00:00, by 于向阳

  新闻报道的形成就是寻找"针尖"的过程。选择什么样的素材,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就是选择"针尖"的学问。好的新闻稿件,都是寻找、选择好"针",并"扎"对地方的结果。第一阶段,找到新闻"针尖",将新闻价值最大化;第二阶段,讲好新闻故事,高举高打不如娓娓道来;第三阶段,制定好新闻采写的可操作规范,源源不断地生产精品佳作。

  新闻故事 针尖理论 管道工理论

  我写的3篇稿件,《老蒜农成了"医保通"》《老陈家的镢头生锈了》《乡愁难却"三棵树"》,分别获得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山东新闻奖一等奖。从标题上可以看出,3篇稿子都是写村子里小人物的小事情,事情普普通通,语言简简单单。

  这样的稿件能获得山东新闻界的最高奖,难免有人不服气:"你就是运气太好。如果我在采访中能碰到一对生大病经常住院的老蒜农夫妇,如果我到老陈家也看到门厅墙上挂了一把镢头,如果我在旧村拆迁现场也能看到孤伶伶的三棵树,我也能写出山东新闻奖来。"

  或许会吧,有时我这样想。但转念一想,如果没有强大的新闻思维做支撑,就算是一件件新闻事实摆在你的眼前,也会像过眼云烟一样,你视而不见,更不会心动。

  高举高打不如娓娓道来

  2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我对新闻采写的理解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找到新闻针尖",即如何寻找到最大化的新闻价值。

  如何发现新闻价值,这方面,我的老师孙巍给我的教益最大。孙老师的新闻敏感之高在大众日报是被公认的。那年,孙老师带我全省跑。聊天时,他对一件事耿耿于怀:潍坊建了一个神仙宫,游客屈指可数,河北建了封神榜宫,也落得同样的命运。他说,这股"建宫热"还在持续,但这种项目建设多的是主观盲目,少的是客观冷静,最后受伤的是自己。他说,济南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采访分析分析。果真让孙老师说着了,在济南动物园还真有一个建成的西游记宫,正是一哄而上、头脑发热的产物。稿子《稀里糊涂建宫 负债累累收场》见报后,还引来了《焦点访谈》的记者。

  第二个阶段,"讲好新闻故事",新闻价值还必须依托一个好的表达方式,故事化的表达就是最佳的方式。

  最初的这种感悟来自刚进报社时对济南早餐状况的采访。当时我在经济新闻部,主任是徐守礼。徐主任告诉我,济南的早餐太成问题,市民抱怨不休,你俩去采访看看。就这样,一向不吃早餐的我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到街上蹲摊采访。一周下来,济南早餐脏乱差的情况让我们感受颇深。当时,上海的早餐很受市民欢迎。为了有个好坏对比,徐主任派我和另一位记者飞到上海实地采访。在上海,早餐店清新扑面的感觉和早餐工程方便市民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更觉得有必要举起拳头,痛批一下济南的早餐乱象。我们理出了6个题目,准备写6篇报道,希望这一组稿件能一炮打响,济南早餐脏乱差局面从此彻底改变。这一想法让我们兴奋不已,回来后向许学芳老师请教。

  听了我们的想法后,许老盯了我们半天,说:"稿子不可这样写,娓娓道来更好。这样,我回家也想想,明天咱们再交流。"第二天一上班,我们早早地来到办公室,许老说:"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你们不是看到济南早点的脏乱差吗?就写一篇《在济南吃早点》。你们不是对上海早点推崇备至吗?再写一篇《在上海吃早点》 。最后再写一篇《早点不是小不点》,还是用事实说话,用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来表达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早点是一个窗口,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切不能当成'小不点'。"一番话下来,让我们醍醐灌顶。从此我明白,原来通讯要这么写。

  新闻就是讲故事

  我讲课时曾经说过,新闻就是讲故事。很多人不服气,说我要写综述之类的大稿子,和讲故事有什么关系。我回答是,第一,如果你没有具备说新闻故事的能力,就一定写不好大稿子;第二,好的新闻综述稿,同样是在讲故事,只是这个故事在稿件里要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作用。

  以稿件《放大的学问》为例,这篇稿子要反映的是当时莱芜市各方面的工作,要体现市委主要领导的执政思路,工程可谓浩大,别说两千字了,平铺直叙地去讲,1万字怕也收不住。而《放大的学问》,紧紧抓住了3个典型的故事,即把雪野湖当成一枚影响全局的棋子,轴承出厂坐飞机的典型事例以及20万元撬动1.3亿元的典型做法,通过故事,集中反映出"小有小的优势,把优势放大,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的道理。2009年,这篇稿件在大众日报一版头条刊登后,得到了市委书记的肯定,宣传部长指示让莱芜所有宣传干部认真学习。

  在莱芜记者站的这些年,每当写大众日报一版头条的稿件,我都是采取这样的架构。像《莱芜悟农》《20人"点餐"即可以开班》《一壶热茶没喝完企业问题有了答案》《书记成了"首席执行官"》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好为人师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由年轻记者变成了老记者。年轻记者来讨经验,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他们不跑偏,真正能尽快适应岗位写好稿子?也就是说,怎样让"找到新闻针尖,讲好新闻故事"的理论阐述在新闻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这就到了第三个阶段,制定好新闻采写的可操作规范。我理解的新闻创作,说到底是一种艺术创造。各种艺术创作的背后一定有共同的内在规律。把握住这些内在规律,形成规范,运用于新闻创作中,我们就有可能源源不断地生产精品佳作。

  事实也是如此。这些年来,我发表的稿件,获得过山东新闻奖一二三等奖的有22件,回顾这些作品,会发现虽然题材不一样,主题不一样,对新闻理解的程度在稿件里的反映也不一样,但确有一些共性值得总结。

  近几年,我带的年轻记者团队成了得奖大户。有人称我们是获奖新闻编辑部,我却把它叫做获奖新闻生产车间。我自任车间主任,制定了一套新闻生产流程。新闻是一项创意产业,我们却给这个产业建立起工艺标准,就算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实,只要能进入生产车间,经过一道道工序后,也会变成一件好作品。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即所有稿件都要求有扎实的采访。没有扎实的采访,记者不可能得到生动的素材,更可怕的是,没有扎实的采访,真相会被假相遮蔽。

  2015年10月,我到莱芜雪野山区采访,在村委办公室根据村里干部的介绍,我写了一篇报道,但是一位老同学看到后,认为很不靠谱。出于对真相的追求,我决定重新调查。春节过后,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我又来到了雪野山区。在山上,遇到两名种柴胡的村民,我故意问,种植柴胡的成本应该很低吧?他们说,那可不是!村民介绍:"光说除草,1年要除5遍。当然可以自己干,但是农忙的时候就得雇人。这样1年下来,一亩地光除草的费用就是1500元。浇水、施肥需要钱,一亩地的成本在4000元左右。"我说,那也合适啊,不是能卖1万元左右吗?两名村民摆摆手说:"不是,不是!一亩地产柴胡150到200公斤,药贩子的收购价是每公斤26元,一亩土地种植柴胡的收入约为5000元。"收益要比玉米花生高,但村干部言过其实。

  这次重返现场让我认识到,到现场并不一定能看到真相。而看不到真相何来报道的权威?

  不在低标准上徘徊

  不蜻蜓点水、莫浅尝辄止,这是记者的底线。任何时代,采写新闻都不能虚构,不能天马行空,只能基于事实。这看似束缚了新闻的精彩,实则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早年的一篇山东新闻奖作品《咱富了,不能忘了工人老大哥》就是这样来的。1997年11月的一天,我参加了一个济南西市场服装城开业活动。这是一次集体采访,因为开业,服装城请来了众多媒体记者。这本是一次拿了通稿和纪念品回报社交差的活。但活动结束以后,我独自走进市场,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反差:这个由农民建的服装城里,摊位上多是城里的下岗职工。随着采访的深入,我结识了1年多前下岗,现在在服装城里喜滋滋地上了岗的工人崔建中。原本,这个市场里不可能有他的一席之地,大批南方投资者找上门来,一口气就要租10年,跟这样的大户相比,像他这样只能按月交租的散户当然没有优势可言。然而,服装城的创办者——一群匡山村农民,当一个长期稳定的巨大经济利益摆在面前时,选择的是放弃,给1100多名像崔建中一样的下岗工人开辟了一条生路。时值国有企业改革起步之时,先行的政策让农民通过创业富了起来,而全国却有一大批工人下岗。"咱富了,不能忘了工人老大哥!"不正是在这个社会发展正处在各种可能性的交织与孕育时,给焦灼不安的人心打的一剂暖心针吗?正是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才有了这个一等奖。但是事后想一想,如果像其他记者一样打个晃就回去交差,不就与这次一等奖失之交臂了吗!

  "管道工不挖管道"

  回到生产车间里。第一道标准,是"管道工不挖管道"。管道工一天8小时挖管道,是份内工作,不能叫做新闻。管道工加班加点挖管道,还是份内工作,不能叫做新闻。管道工挖管道累病了,躺在床上打点滴,一听说工地上还有管道要挖,拔下针管就跑到工地上继续挖管道,也不能叫做新闻。我们要研究的是管道工不挖管道的情况。

  具备这样特质的事实,才能进入我们的工厂进行再加工,否则只能被挡在车间大门之外。2017年上下半年的两个稿子很可以说明这个"管道工理论"。

  党的十九大过后,基层是如何学习贯彻的,有哪些新变化?带着这样的问题,2017年11月,我们来到了莱芜市钢城区柳桥峪村采访。村支书李永奇正在塑编车间里和村民们一起忙活着。听他介绍,年初,村"两委"制定了包括修建乡村公路、改造高压线路、提升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整治村居环境等10件实事,现在都已经完成。而熟悉农村工作的人会知道,几乎每个村在年初都要为村民计划办10件实事。这并不是新闻。

  但接下来李书记说:"学习十九大精神时,我们琢磨,离年底还有两个月,能不能充分发挥大家的干劲,多办几件实事?"就这样,有了村里"归雁行动"这第11件实事,即发挥在外党员见识多、人脉广的优势,多为村里引进项目、介绍关系、传递信息。他们的这第11件实事,正和十九大提出的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念碰出了火花,新闻价值急剧上升。稿件《柳桥峪村为民办的第11件实事》,成了当时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稿件里的佼佼者。

  2017年4月,我们去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采访。街道办的同志告诉我们,他们的拆迁工作特别顺利,很值得报道。像东升社区200户人家,192家顺利签了拆迁协议,目前只剩下8家还没有签协议。聊到这里,职业敏感告诉我,那192家签过协议的属于正常情况,但那8家没有签的就有意思了。我急忙摆摆手拦住他们,问:"那8家为什么没有签协议?"

  随着采访的深入,发现果然是疑云深处有新闻。8户人家没有拆迁各有各的理由,但社区党委并没有把这8户群众当成对立面而强拆硬拆,却本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认真听取拆迁户的合理诉求,较好地化解了矛盾。这不正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密切联系群众"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吗?多好的新闻!最后,我采写完成《等一等这8户人家》这篇报道。如今,东升社区的拆迁经验已经成了全市典型。

  两篇稿件里,10件实事,192户签协议,这都属于管道工分内的事。而第11件实事和那8户人家,才是我们所要探究的新闻。

  与其说把"管道工理论"当成标准,不如把它当成尺子。对每一个新闻事实,我们都会拿用这把尺子测量,符合要求了,才会被正式请进生产车间加工。

  "针尖理论"的提出

  真正来到车间内,我们有两道工序。其一,是把对方的工作转化成我们的新闻;其二,是把我们的新闻转化成生动的新闻故事。

  很多人只做到第一次转化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可以交稿了,其实不然。第一次转化是要把对方的工作亮点转化成我们的新闻亮点。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的情况是,突发性事件少,常规工作多,日常工作式报道占到90%以上。对记者来说,研究如何从日常工作中挖掘新闻就显得格外重要。通常来说,工作与新闻是一对矛盾体。工作非一夕之功,而新闻要求最好是一事一报,尽快见报;分管某项工作的领导机关关注的是过程,是经验和做法,而记者关注的是新闻,是有趣的故事;工作强调共性,而新闻强调个性;工作指导要求全面系统,而新闻最怕面面俱到。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把工作当中最闪光的地方抓取出来,形成我们的新闻亮点。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一套办法,称之为"针尖理论"。

  一根针之所以能非常容易地穿透白纸,是因为它有锋利的针尖,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针尖上。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必须把你的力量汇集到具体的一件事上。这就是"针尖理论"。

  新闻的形成就是寻找"针尖"的过程。选择什么样的素材,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就是选择"针尖"的学问。好的新闻稿件,都是寻找、选择好"针","扎"对地方的结果。

  2010年,我曾经写过一组《驻村札记》。其中一篇是反映村级党建加强党员监督的内容。村支部书记不善言辞,肚里有货但半天也介绍不出情况。我决定在镇招待所住下,并在村里连续与党员群众座谈,书记说不出来让党员说,党员说不出来让群众说。通过慢慢地渗透、挖掘,终于找到了"针尖",把生硬的基层党建写成了生动的通讯《24名党员监督村支书》。这一组里的《瞧一瞧咱家的全家福》也是费尽周折而来。

  我们不是一般人

  记者一般认为,我们找到了对方的工作亮点,实现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不就完成采访了吗?还真不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一个生动合适的表达方式,需要第二次转化,即要把我们的新闻转化成生动的新闻故事。

  这样才彻底。前面提到《老蒜农成了"医保通"》就是两次转化成功的例子。

  那其实是一次规定动作采访。总编室通知我们有一个大策划,要反映山东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走在前列"的工作成果。在一系列"走在前列"的事情里,社会保障是山东的一大亮点工作,随后的采访就围绕这项工作展开。我们了解到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全省统筹大病医疗保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没有止步于这第一次转化的完成,在人社局和医院、卫生院,我们力争寻找到典型的人和典型的事,从3组故事里反复掂量敲定了老蒜农夫妇的故事。两次大病,花费10多万元,相当于十几年的家庭收入,这样一笔沉重的负担,被一张社会保障网结结实实地兜住了。全文没有一句主观评论的话,没有一个领导人物出现,娓娓道来,却力透纸背,给人留下难灭的印象。

  第一次转化,是对对方工作的总结和提升,就像莱芜市委书记梅建华对我们的评价:"大众日报宣传莱芜的稿件,对我们很多工作进行了提炼,通过宣传推动和促进了我们的工作。"

  第二次转化,是我们故事化表达贴近读者的方式,原莱芜市委书记王良给过我们这样的肯定:"你们的稿件从讲述地方发展故事入手,宣传发展成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尝试和平台。"

  "坐标理论"

  两次转化完成后,我们会得到一个相对精彩的稿件,但要说离得奖,还差那么一步。这一步由一个结合来完成,即把上头的政策、路线、方针与基层生动的实践相结合。只有这个结合点找准了,稿子才是一个具获奖相的稿子。

  为此,我又提出一个"坐标理论"。如果一件事情,横轴代表基层实践的生动程度,纵轴代表党委政府的关注程度,当两条抛物线高度结合时,我们就赋予了这件事情高度的新闻价值,既是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又在基层得到生动的展现。

  通讯《乡愁难却"三棵树"》就是这么来的。

  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乡愁难却"三棵树"》反映出来的主题,正是这一优良作风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和真实诠释。

  2017年9月,莱芜市钢城区委宣传部与我们联系时说,为适应钢城区驻地企业莱钢集团生产需要,拆迁了4个"厂中村",用20天拆除了1381户,无一人提出异议,实现零上访、零强拆、零事故。

  在我们看来,20天完成拆迁并不是新闻点。但拆迁工作如此顺利,背后一定是有原因,有故事的。于是,我们决定立即启动采访。

  在钢城区"厂中村"拆迁指挥部,我们见到了拆迁工作组组长葛敬玉,还有拆迁涉及的其中3个村庄的村党支部书记。采访得知,当初按规定,拆迁后是不允许保留一间房、一棵树的,但在拆迁中,村民对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充满了眷恋,想着留下村里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树,拆迁组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保留了村里的3棵老树,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委政府一心从群众利益出发,在拆迁工作中为群众留下了3棵树,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新闻坐标结合点。

  围绕为村民留下3棵树这根主线,我们开始采访其中的新闻故事。不出所料,采访张家岭村、银山子村和陈家庄社区时,村民分别给我们讲到了拆迁组为群众解决住房问题、航拍老村面貌等想群众之所想的故事。

  采访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正是因为党委政府坚持"心里装有群众,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才使得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整篇稿件,将我党一直贯彻的工作法则即"群众利益至上",通过陈述3个具体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来,读来真切感人。

  就这样,在生产车间里,经过一把标尺、两次转化和一个结合这几道工序之后,我们的作品可以走下生产线合格出厂了。透过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对新闻制作的态度,即无论媒体如何发展,离不开"内容为王",专业"选手"要提供专业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我开始觉出上面所谓理论的毛病了:技巧性的东西过多,炫技过份了。

  如今,我模模糊糊地认识到,就像最初新闻前辈们告诉我们的那样,新闻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是真实。我们早晚要放弃技巧性的东西,如真正的武林高手一般无招胜有招,还原新闻的本来面目,寻找那股穿透人心的真实力量。

  (作者系大众日报社驻莱芜记者站站长)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